秀洲通過轉型升級 重塑紡織輝煌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轉型升級重塑秀洲紡織輝煌。
紡織業是秀洲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目前已經形成了從紡紗、織造、印染到服裝的完整產業鏈,規模更列全區五大特色產業之首。今年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紡織企業232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55.1%,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2.71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比重的46.5%。
如何通過轉型升級,重塑秀洲紡織新輝煌呢?近日出臺的《秀洲區工業發展指導目錄(試行)》指明了方向,大力推動紡織等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引導要素資源向優質企業傾斜,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加快技術創新、裝備更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研發生產產業用紡織品、家用紡織品等高技術、高附加值高端紡織品,形成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兩條腿走出轉型路
紡織業謀變之路,秀洲早已開啟。2009年,秀洲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傳統產業轉型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和印染行業轉型升級五年行動計劃,著力推進紡織企業技術創新、積極鼓勵設備改造、加快企業品牌建設,催生企業內生動力增長。
引進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紡織設備,提高先進設備比重,成了秀洲紡織企業加速轉型升級的首選。嘉興市天之華噴織有限公司引進24臺渦流紡紗設備,實現了粗紗、細紗、絡筒工序一體化和電腦控制的智能化。企業工人從400余人減少到了51人,新設備不僅讓企業每年省下了1700多萬元的人工費,而且產品質量更穩定、更有保障……據統計,2013年秀洲區共實施了紡織技改項目77項,完成投資11.06億元,技術創新日益成為推動秀洲紡織業轉型提升的常態路徑。
發展高端紡織業是轉型的另一途徑。今年3月,秀洲區發改局副局長姜玉峰在《秀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思路研究》中建議,重點推進以高新技術纖維、可再生生物質纖維、復合型纖維,及以柔性復合材料為代表的產業,用新材料、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和過濾材料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向高端紡織業進軍,借助科技的力量必不可少。今年5月28日,區人才辦、區科技局等部門為紡織領域企業搭建平臺,專門舉辦了優秀科技成果推介暨專題對接會。6月13日,2014全國化纖長絲面料產品開發年會及粘膠長絲專題研討會在秀洲舉行,共話紡織行業轉型提升之路。
紡織重鎮的升級探索
紡織業產值占工業總量的70%以上的王江涇鎮,是秀洲紡織業轉型提升的探索者和實踐者。近年來,王江涇鎮大力幫扶紡織企業發展上檔次、上水平、上臺階,鼓勵紡織企業引進先進裝備進行技術改造,加大新產品自主研發力度,突破傳統織造工藝,以科技創新和項目投入為抓手,以轉型升級為目標,有效地抵御了經濟大環境的不利因素。依靠不斷的轉型提升,像天之華公司這樣的紡織企業,不僅沒有在嚴峻的國內外發展環境中倒下,反而在競爭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中,煥發出越來越強的生命力。
面對轉型升級,該鎮將按照“存量升級、增量發展、資源重整”的思路,圍繞打造全國輕薄型面料研發和制造中心的目標,由以滌綸原料為主仿真絲里料,向尼龍為主中高檔差別化紡織面料轉變。同時,通過引進和培育高端天然纖維和功能性化纖龍頭企業,與織造產業轉型構成產業鏈協作和集成。促進紡織產業與智能家具、汽車等產業的發展,探索發展家用紡織和產業用紡織業的產業新亮點。
全區層面而言,今年秀洲將進一步完善全區紡織業發展規劃,明確全區對紡織業的發展定位和思路,支持實力企業全面提升工藝水平,嚴控新上高耗能設備,淘汰低端、重復產能,推動服裝行業商會(協會)成立以支持品牌企業發展。同時,結合北片三鎮的散戶噴水織機污水納管淘汰轉型、印染行業的整治提升工作、涂層行業的專項整治以及“五水共治”等各項工作的推進,有保有壓促進紡織業轉型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