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太原街商圈定位不明 商場接連退出
隨著沈陽大批新建商業項目的建設,以及鐵西、皇姑、渾南等新興商圈的快速發展,太原街的客流不斷被分流。如果說2009年東舜百貨和五洲廣場的停業,是由于規劃缺陷、銷售散亂;2010年定位高端小眾的美美百貨是因為水土不服、選址不當;那么2013年,伊勢丹百貨和新瑪特花季店因為經營不善的齊齊退出,這條百年商業街到底發生了什么?
先到中興 后逛聯營
太原街商圈輝煌一時
1981年,太原街憑借著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商賈。醫療器械、大型百貨商場于此時初見規模。“先到中興,后逛聯營”成為一句無形的廣告語深入人心。“百貨商場式”商業成為當時最為鮮明的時代印記,也在先期規劃上奠定了太原街的商業格局,這種地塊劃分,至今仍有跡可循。
當時的太原街商圈以醫療器械批發以及火車站快速型商業為主,當時的“摩天大樓”雖然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客源凝聚力上仍相對弱化,此時太原街商圈的潛質也逐漸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被人們所熟知。
1987年,中興商業大廈的歷史性啟幕,掀起了太原街最繁華時代的開端。在隨后的20多年時間里,新世界、百盛、伊勢丹、新瑪特、萬達、美美……多家國內外知名商業企業駐足于此。從高大齊全的中興,到新貴專屬的新世界,從日式清新的伊勢丹,到餐飲娛樂的萬達廣場,業態涵蓋了沈陽各消費階層。
2010年,金廊沿線各商業綜合體相繼入市,以及鐵西、皇姑、渾南等新興商圈的快速發展,太原街的客流不斷被分流。如果說2009年東舜百貨和五洲廣場的停業,是由于規劃缺陷、銷售散亂;2010年定位高端小眾的美美百貨是因為水土不服、選址不當;那么2013年,伊勢丹百貨和新瑪特花季店因為經營不善的齊齊退出,太原街已經不能回避四面楚歌的境遇。
商圈定位不清 大型商場接連退出
2013年,6月1日,最早進軍中國百貨零售市場的日本伊勢丹沈陽店徹底關張。時隔兩個月,新瑪特花季店也閉店了。然而,這已經不是第一家離開太原街的商場了。早在幾年前,五洲春天、東舜百貨等太原街商場就相繼沒落,使太原街出現“一邊火”的現象。
“新瑪特太原街店并不稀奇,基本都在預料之中,由于其位置、定位、招商等綜合原因,加之這幾年太原街地區一直在進行地上地下維修改造,對客流有很大的沖擊影響,從開業最初就沒有達到商業預期,使其很難支撐如此體量的商業運營。”沈陽某大型商場負責人表示,“如果單純從新瑪特關閉太原街花季店來看,這和企業自身的戰略調整有關系,這幾年新瑪特一直處在極速的擴張期,從新瑪特自身發展模式來看,更傾向于中端消費群體,太原街商圈走高端、精品路線,中端似乎并不搭調,集團從整體戰略的角度考慮從這里撤出。”
而除去企業自身原因,大型商場的接連退出,同樣映射了太原街商圈業態的病態。
作為同一個商圈中的各個項目,雖然進入初衷的定位規劃會各有參差,但最終的組合決定了商圈的整體氣質。
在太原街發展之初,“兼容并包”就是其發展的主基調。而近幾年,一些知名商場進駐太原街,商場扎堆能產生集群效應的同時,同樣也帶來了同質化競爭的經營窘境。另外,中興商場一家獨大,也使周邊許多定位趨同的商場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目前,受限于核心空間的狹小和鄰近交通樞紐的先天基因,使得高端人群和城市的過客,難以在這個區域共存。”睿意德沈陽公司策略部高級經理張文婷認為。
商業分散、停車不便 商業街游逛體驗感差
從商圈規劃上看,太原街商圈以太原街、中華路組成的“一橫一豎”為主軸,但包括勝利大街以及中山路、民主路在內的幾條主要街道,也都是這一商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在這里的商業體和商務圈都借勢太原街,卻又與它保持著一定距離,削弱了整個商圈的聚合力與黏性,導致客群與客流的相對分散”張文婷說。
太原街商圈覆蓋方圓三公里的商業,但其核心位置仍是中間步行街的一段。然而就這一段,也并不連貫。隨著中華路的修整及交通規劃,道路南北兩端的步行街已經無法從地面通行,而是需要從地下通行或繞行。這樣的動線組織,將太原街步行街攔腰截斷,同時也造成了南北商業氛圍的不連貫,業內人士認為。
除此之外,與絕大多數依傍火車站而興起的商圈一樣,太原街的交通情況始終不佳。
“停車太困難了。每次來太原街找停車位都挺困難的,有時候甚至要把車開到挺遠,再步行到太原街。”市民張先生對記者說。
“目前,雖然太原街商圈幾條主要干道相對寬闊,但多數輔路十分狹窄??瓦\、貨運、人行、車行,交織在一起。停車系統方面,也多為早起規劃,雖然地下停車基本普及,但路面停車仍大量存在。”張文婷認為,“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可達性,同時也是許多商圈都面臨的一個問題。”
步行街屢次改造 周邊商圈分流客群
“2010年,太原街出現了一陣子‘斷篇’,也帶來了接下來各個項目的慘淡經營和草草收場。”張文婷認為,“2011—2013年,太原街耗費了兩年的時間進行地下改造。盡管是間斷性的翻修和建造,但坑洼的路面和封路后的繞行,還是影響了本來屬于這里的大量客流。”
2010年起,沈陽商業地產開始迅猛發展,同時新生了許多商圈地帶,隨著這幾年商業地產風生水起,沈陽新生了很多新的商圈地帶,金廊和北站CBD的高端商圈,對太原街形成了不小的沖擊。
同時,新興的高端商圈越來越多,青年大街已經從一條景觀路蛻變成如今的中央都市走廊,兩旁林立著近十家百貨及購物中心,北站CBD隨著卓展、卓越購物中心的開張,也逐漸發展成一個高端消費區域。
經濟學家巴俊宇認為,這些商圈縱橫交錯,互相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太原街在這些新商圈的沖擊下,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而眾多商圈都有了自己的定位,或區域性的消費群體,比如在鐵西廣場的商圈,最近幾年也一直保持不錯的銷售業績,集時裝、餐飲、娛樂、休閑等項目,而鐵西周邊的居民最近幾年入住率高,基數也大,不可能每天去太原街購物,鐵西廣場商圈自然分流了眾多的區域性消費者,這也給太原街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而且,網絡旗艦店的款式會比品牌在單體商場里的款式更非豐富,消費者的選擇空間更廣泛。”中興商廈某服飾品牌店長介紹,這些優勢分流了不少青年消費群體,“我們還經常會遇到顧客,到店里試衣服的款式和尺碼,再回到網上去下單選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