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查獲全國最大宗走私原棉案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廣州海關查獲4億元走私棉花。
為全國最大宗走私原棉案 職業走私人一年走私棉花2.4萬噸
近日,廣州海關成功破獲一起偽報品名走私原棉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9人,查獲走私進口原棉1000余柜,共計2.4萬余噸,案值約4.1億元。據悉,這也是海關近年來在一般貿易渠道查獲的全國最大宗走私原棉案件。
原來,雜質少的“廢棉”和質量一般的“原棉”憑觸摸和肉眼很難區分,于是走私者就將原棉偽報成價格和稅率更低的廢棉,大肆走私進口。不過這一次,他們栽了。
日前,廣州海關破獲一起走私原棉大案,在6月底的大規模緝私行動后,經過近4個月的擴線偵查,19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這單走私大案之所以引起了海關的注意,首先還是因為兩個職業走私人被辦案人員盯上了。
3份單據牽出棉花走私“案中案”
在忙碌繁雜的外經貿領域,潛伏著一些人,他們時刻盯著各種境內外高價差的商品,專門干著走私違法的勾當,以牟取非法暴利。他們被海關緝私人員戲稱為“職業走私人”。唐某和佘某就是兩個典型的“職業走私人”,不過,他們兩個已經在之前一次走私木材的“生意”中“翻船”,被廣州海關的緝私警察成功抓獲。并且,他們也成了新的線索來源。
職業走私人以走私為生,絕對不會只做一種商品的生意。于是,辦案人員著手對查扣的案件資料進行篩選分析,果然發現唐、佘二人曾以23家國內廢棉定點加工廠及進口代理商的名義,在廣州口岸申報進口過大量廢棉,這看來并不尋常。
棉花作為重要的農資產品,歷來是高風險的走私商品。廢棉和原棉在形態、顏色、手感有很大的相似度,雜質少的廢棉和原棉僅憑手摸眼觀根本難以區分。大量申報進口廢棉的背后是否是這些“職業走私人”在玩變“廢”為“寶”的戲法?
經過幾個晝夜的艱苦工作,辦案人員終于在上萬份單據中,發現了3份并不起眼卻與眾不同的訂貨單據,單據上的交易貨物并非“廢棉”,而是“原棉”。一個原棉走私大案露出了其中冰山一角。
棉花走私團伙被一網打盡
圍繞唐、佘二人涉嫌走私原棉的線索,廣州海關緝私局迅速組成“409”專案組,展開線索摸查工作。然而,唐某代理的進口廢棉貿易報關資料與真實貨主完全無關聯;棉花進境后很快便進入了市場流通環節,很難查證。緝私辦案工作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辦案人員果斷轉變策略,充分調查與原棉貿易相關的外圍情況,終于在資金往來中發現端倪,唐某收取的通關費用是正常代理進口廢棉費用的2~3倍,而其代理申報進口的“廢棉”又多達1000多柜,明顯不符合市場運作規律。
隨著調查的進一步深入,一個涵蓋境外采購、香港洗單、包稅攬貨、偽報通關的專業走私進口原棉的犯罪團伙終于浮出水面。
經查,2012年年中,唐某糾集佘某、賴某、李某等人從事代理進口業務,期間,伺機搜尋獵物的唐某看到國內市場的進口原棉價格居高不下的信息,于是找到從事棉花產品貿易的深圳某杰公司的黃某、王某等人,密謀將原棉走私入境,牟取暴利。
6月30日凌晨,隨著廣州海關緝私局行動總指揮一聲令下,16個作戰小組58名緝私警察分別在上海、廣州、深圳、佛山四地同時行動,一舉抓獲包括主犯在內的8名犯罪嫌疑人,查扣了重要的貿易原始成交資料一批。
經過近4個月的擴線偵查,目前包稅攬貨、偽報通關、買賣批文和實際收發貨等各走私環節的19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
根據查獲的證據證實,唐某團伙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以偽報品名的方式走私進口原棉1000余柜,共計2.4萬余噸,案值約4.1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