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643個項目簽下3548億元“大單
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隨著工信部部長苗圩、河南省省長謝伏瞻、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一起啟動開幕裝置,2014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正式拉開大幕。在對接活動項目簽約儀式上,河南省643個項目簽下3548億元“大單”,其中引進省外資金3123億元。
據對接活動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河南省工信廳廳長王照平介紹,本次簽約項目呈現出“三多”,即龍頭型項目多、基地型項目多、轉型升級項目多。本次共簽訂20億元以上項目26個、投資額934億元,5億元以上項目117個、投資額2054億元;各種園區類項目共計60個,總投資800億元;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食品、現代家居、服裝服飾6大高成長性制造業承接項目387個,總投資2377億元。
同時,本次簽約項目板塊承接的態勢明顯。從轉出地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項目408個,總投資2152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61%。從轉入地看,鄭州、洛陽、安陽、周口4個省轄市承接轉移項目226個,簽約總額1758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50%。河南省180個產業集聚區承接產業轉移項目552個,總投資2916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82%,河南省產業集聚區投資洼地效應更加明顯。
相關鏈接:
昨日,第89屆世界紡織大會在漢開幕,納米纖維成為專家熱議的話題。本屆世界紡織大會主席、武漢紡織大學紡織學院院長王訓該是這一領域的權威專家之一。他透露,其實驗室目前做出的紗線能細到100納米以下,細度僅為世界上現有納米纖維的一半。
據了解,納米級別的紗線直徑比細菌、病毒更小,如果能實現批量生產,抵擋絕大多數細菌、病毒的防護產品將有望誕生,對付PM2.5更是不在話下。
王訓該介紹,納米纖維可用來做高性能材料,包括口罩等過濾材料、類似電池內隔膜等能源材料以及醫用材料。與普通紡織材料相比,高性能材料消耗的原料少,效果卻更佳。比如用納米纖維做出的口罩,由于紗線已細到納米級別,而細菌、病毒主要是微米級別,所以能抵擋絕大部分細菌和病毒,比現有口罩效果好得多。
“像PM2.5這樣的細塵,用納米纖維做出的口罩更是能100%抵擋。當然,如果是為了抵擋埃博拉病毒,還需要更多層的防護,同時還要解決呼吸阻礙等問題”。
王訓該說,盡管近年來納米纖維在實驗室已有了成熟樣品,但一直未能批量生產,這也正是全球紡織業都在努力解決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量產在技術上還比較困難,二是生產成本高。目前,武漢紡織大學正和江蘇相關企業合作,在納米纖維技術的產業化方面已經走在國內前列。預計3年可實現納米纖維材料的量產,走向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