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家紡城科技產業園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海寧家紡城科技產業園動工建設——告別作坊生產舊方式,打造小微企業新平臺。
位于許村鎮沈士聯盟村的海寧家紡城科技產業園近日動工建設。園區總投資2.4億元,占地面積130畝,規劃建造22幢3層樓的標準廠房。此舉標志著在要素改革推動下,海寧家紡產業轉型升級邁出堅實一步—揮手告別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
多年來,許村家紡繁榮了一方經濟,但大量違章建筑也因產業而生,同時,企業長期處于“低小散”,更阻礙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據統計,全鎮300平方米以上違建對象超過4000戶,違建占地面積達73萬平方米。
今年,隨著全市要素改革不斷深化和“無違建”創建推進,許村家紡家庭工業規范化發展“破冰”擺上議事日程。
“原先的違建廠房拆除之后,如何幫助小微家紡企業再造新的發展平臺,對許村家紡產業加快轉型發展十分關鍵。”許村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于是,作為該鎮家庭工業規范引導的重要載體—海寧家紡城科技產業園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被列為今年許村十大專項行動“一號工程”,在該鎮許村、許巷、沈士三地先行試點,建造標準廠房和生活配套設施,全面規范和集聚家庭工業,實現生產生活分離和家紡組織結構新轉變。
日前率先啟動建設的沈士區塊園區,正是海寧家紡城科技產業園一期工程,將為這些小微企業抱團發展、規范發展提供新的更大空間。
凌先生是許村一家家紡企業的負責人,這次已準備入駐產業園。凌先生已做了四五年裝飾布料生產加工,由于沒有土地建設工廠,一直租用別人的廠房生產。凌先生坦言,租用廠房有很多不便之處,每年租金上漲提高生產成本外,還不時擔心廠房一旦拆遷,自己該搬到哪里去。
“但是,最大的困難其實是自身發展受限,客戶來廠里看樣訂貨,發現沒有正規廠房,雙方合作一直無法穩定。”凌先生說。因此,他對入駐產業園的需求十分迫切。“今后場地穩定、面積增大,就可以添置新機器,擴大生產規模,放心大膽闖天地了。”
跟凌先生不同的是,高先生已經營了十多年布料加工,家里的廠房屬于違章建筑。目前,其中部分違建已經拆除。“不久就要全部拆完,正愁怎么解決場地問題。現在產業園要建起來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高先生說。跟他情況類似的企業主有不少,大家都準備等產業園建好后就報名搬進去。
據了解,沈士園區計劃引進40到50家小微家紡企業,采取租賃或購買廠房的入園方式,為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的企業搭建新平臺。同時,鼓勵產業鏈上的各家企業實行生產織造、設計研發、品牌營銷、電商運營等產銷一體化經營模式,以此為新的契機,進一步壯大許村家紡經濟。
“我們將按照要素改革要求,嚴把園區準入和企業產出關,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和落后產能退出。”海寧家紡城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按照規劃,許村鎮隨后還將啟動許村、許巷區塊的家紡產業園建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