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漳州紡織業發展歷程
“漳州古代紡織業相當發達,到明代最為鼎盛。明代,漳州是中國絲綢的主產地,織品在海內外受到歡迎。”漳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鄭來發說。
據萬歷《龍溪縣志》,說當地的絲綢“皆用湖絲織成者,非土絲。漳人巧善織,故名于天下”。《閩部疏》列舉福建商品,“漳之紗絹”排在第二位。
唐代開漳以前,漳州的紡織業主要織造葛布和麻布,多由家庭婦女以土法生產自用。據漳浦舊縣志記載,南朝劉宋皇帝的使者沈懷遠《次綏安》詩中,就有“稚子練葛衣”之句。唐開漳后至宋代,漳州屬縣有些鄉村種植木棉,抽取纖維紡織成吉貝布。漳州民俗專家鄭惠聰說,在宋代,今天漳浦馬口一帶就有一處“木棉鋪”。
元朝時期,漳州盛產漳綢。漳州東門外的市后、山頭頂、六石、埔尾等地,是生產漳綢的集中點。產品有大紡、小紡、綢巾、黑爪紗等,其中以提花的黑爪紗最為著名。漳綢、漳紗、吉貝布遠銷至日本。當時官營的紡織工場已有相當規模,漳州城區設有雜造局,專管手工業生產,并把布帛定為常年租賦。
隨著民間織布業的興起,染布業也同步興起,世代相傳。漳浦縣赤湖《陳氏族譜》記載,其始祖陳道昭于宋景定年間從漳州之東的陳洲遷居赤湖,以染布為業,后發展為規模宏大的染布作坊,號稱“陳染”,遠近知名。道昭長子孟業,其子孫遷居湖西設分號,稱“上陳染”;次子仲業,其子孫居赤湖,稱“下陳染”。這一染布世家,從南宋末期開業,經元代至明代,興盛不衰,象征當時民間織布業的興旺。
明代,漳州紡織業有更大發展。漳人在吸收國內外先進紡織工藝的基礎上,生產許多精美的紡織品。有絲、紗、絹、綢、緞、絨、綺羅、絲布、苧布、蕉布、麻布、葛布等。龍溪縣北鄉(今屬薌城郊區)所產的葛布是全省最好的。漳浦縣橫口、佛曇等地織造的絲織品有絹、絁紬、白綢等。當時漳州生產的紡織品,有不少品種是國內外的暢銷品。內銷品“下吳越如流水”,出口品“為彼國所重”。
據明萬歷《漳州府志》記載,漳州出產的絲織品有:天鵝絨,本出外國,今漳人以絨織之。置鐵線其中,織成割出,機制云蒸,殆奪天巧,近又有織陀羅尼者,第工費浩繁,出不甚盛。土潞綢,漳織者迫真潞州產,驟按之不甚可辨,但差薄耳。紗,漳紗,舊為海內所推,今俱學吳中機杼織成者,工巧足,復相當,且更耐久。綺羅,漳制亦學步吳中,第不如紗為精。光素緞絹,漳絹與他處不同,亦有最佳者。
清代康乾盛世時期,外貿政策更加寬松,漳州紡織業得以持續發展。城區不僅有專業紡織工場,還有許多染坊,染出的紡織物鮮艷多彩,而靛青的色澤堪稱全國第一。漳絨、漳綢、漳絹、漳紗、吉貝布、細葛布、麻布、蕉布、假羅布、花紋絲布、鳳梨布等紡織品,質優物美,馳名海內外,經廈門港銷往寧波、上海、臺灣及南洋等地。
鴉片戰爭后,洋布、洋紗從廈門口岸源源涌入,漳州紡織業進入衰落期。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還有蠶桑和絲織,但漳絨產品不多,主要用于進貢和外銷。當時,只有天鵝絨還能參與外來紡織品的競爭。
廈大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認為,清代之后,棉布的普及極大地沖擊了絲綢的推廣,當時人們熱衷于棉布,絲綢受到冷落。從漳州輸出貨物中的絲織品來看,清代就明顯沒有明代那么發達,這是社會發展過程的一種必然結果。
甲午戰爭后,漳州紡織業又告恢復。至辛亥革命前,漳州東南鄉已有許多織造土布的工廠、作坊和紡紗織布能手。府城東門接官亭(在今新華東路)一帶,經營土布的店(坊)已由原來的10多家發展到二三十家。較著名的有怡芳、協順、源成昌、振德、正源等商號,還有幾家印染作坊,采用冷染法印染。紡織、印染成為漳州府城一項主要行業。
民國期間,漳州織布業得到擴展。1935年,龍溪縣有14家棉紡織廠,年產布3300匹;3家毛巾廠,年產毛巾1600打。1937年,漳州城區有大小織布業200余家、織機900余架,每月出口布600余匹(每匹20碼)。規模、產量均為全省之冠。1947年,龍溪縣城鄉從事紡織業者有2000多家。入同業公會登記者僅690家,多為紡織大戶和中等戶;未入會者,多為農家紡織小戶,作為副業經營。同年調查,漳州天鵝絨藝人,包括今龍文區胡美六石等村總共只有10人,且年齡都在60歲以上,又缺乏工具,所以天鵝絨難以生產。
鄭來發說,抗日戰爭到新中國成立期間,漳州土布生產相當興旺,產品供應整個閩西南地區。新中國成立后,漳州原有的手工紡織印染業很快恢復生產。據1952年調查,漳州城區有織戶132家、織機230架;龍溪縣有織戶486戶、織機541架。全年產布12萬多匹。同年,龍溪專區開始試點組織紡織生產合作社,大部分尚未參加合作社的私營戶,仍以自產自銷為主。
綜觀漳州絲織業的興衰史和這次APEC“新中裝”核心面料“漳緞”起源之爭,鄭來發覺得,漳州應該得到這樣的啟示:創新,才能發展;落后,就要被淘汰。由于技術力量、設備及人才的缺乏,加上建國后,蘇州等地紡織業發展已經走在前面,漳州要恢復相關生產,還要理性決策、科學研究。從非遺文化保護的角度來說,漳州應先把目前僅存的漳繡做好,傳承發展。由于漳緞是經過蘇州改造后的技藝,而在明代,漳州的天鵝絨生產極為鼎盛,若有可能,應向江蘇學習漳絨的技藝,恢復保留天鵝絨的生產,讓天鵝絨回歸漳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