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企業辦理自營進出口權更“從容”
辦理自營進出口權不再有“門檻”
企業要做外貿生意,必須獲得自營進出口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年修訂)》規定,“從事貨物進出口或者技術進出口的對外貿易經營者,應當向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機構辦理備案登記”。
“今后,要與老外做生意真當簡單了。”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柯橋企業辦理自營進出口權,只需到柯橋區行政服務中心相關窗口進行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即可與外商做“買賣”了。
記者從區商務局行政服務科了解到,目前辦理自營進出口權幾乎不設“門檻”,只要是正規的企業或個體工商戶,有組織機構代碼證,便可申請。“辦理方便了,前來申請備案的企業明顯增多。”據了解,這兩個月,到區商務局行政服務科辦理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已有300多家。
20年前申領自營進出口權需“跑部進廳”
翁高生是柯橋區商務局的“老機關”,談及自營進出口權審批的變遷對柯橋外貿業的影響時,他深有感觸地說,20年前,這個權利審批在省部級,在“入世”前,柯橋區(原紹興縣)只有縣進出口公司、華越進出口公司等10多家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
誰擁有了自營進出口權(當時稱“對外進出貿易資格證書”),就擁有了國際市場,當時可是相當“牛逼”的了。楊來榮通過1年多時間的努力,終于在2000年上半年趕在中國“入世”之際,拿到了期盼已久的“通行證”。“那時真的興奮得難以形容,自己總覺得跟做夢一樣。”老楊回憶說,正是靠這張證,在當年“廣交會”上,“金蟬”接到了第一單來自澳大利亞客戶的訂單:一個柜的貨,出口額3萬多美元。從此,“金蟬”的外貿業務越做越大,出口額一度超過2000萬美元。
擁有自營進出口權企業超過1萬家
2007年,是自營進出口權下放的重要一年,其審批權直接下放到市級。如今,辦理自營進出權在“家門口”備案即可,這無疑給發展外貿業務的柯橋企業提供了更大的便利,這也為柯橋外貿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記者從區商務局獲悉,當前柯橋區累計獲得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已超過1萬家,其中有實際業務往來的占一半。正是這些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活躍,才讓“柯橋制造”走向世界。據有關部門數據顯示,去年前11月,柯橋區實現進出口額115.8億美元,同比增長1.98%。其中出口額100.8億美元,同比增長6.3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