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重拳出擊 35家污染企業被關停
為了嚴格實施新《環保法》,區環保部門執法人員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對安昌一家超排的印染企業開出了停產整治的處罰。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柯橋區共計5家企業被停產整治,30家企業排污總量減扣10-20%不等的被限制生產。
在首批停產整治企業中,其中不乏柯橋區的大企業、明星企業。位于柯橋開發區的天龍數碼印染有限公司,上月印染廢水平均排放COD濃度達511mg/L。這家擁有排污指標近萬噸的規模大企業,最終因超排,在1月5日被環保部門責令其停產整治。
事實上,有些企業在廢水等環境治理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因未達標印染廢水排放標準COD濃度200mg/L,最終面臨了限制生產的命運。位于安昌鎮的振越染整有限公司去年以來對廢水采取生化處理,排放一直達標,但12月廢水平均排放濃度超了3%,不得不被限產,受到減扣排污總量10%的處罰。“接受教訓,今后我們對廢水排放的穩定性一定要加強投入和監管。”該企業負責人說。
據介紹,新《環保法》的實施,通過“按日計罰”增加企業的違法成本外,還對違法企業增加了“雙罰制”規定,也就是說,經濟重罰與企業責任人拘留等一系列嚴厲的處罰。“今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環保法》對超排污等違法行為給予嚴厲的處罰,同時,對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更嚴格、更全面的要求。”區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說,企業要及時了解新法,小心違法犯罪。
相關鏈接:
“廣大的紡織企業需要遵循規律謀發展,要研究、讀懂、適應新常態的特點與表現。”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上指出,紡織企業可以在思維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情制宜展開工作,從高度上認清規律,把握潮流;在廣度上兼收并蓄,跨界融合;在深度上創新驅動,提質升級;在速度上把控節奏,持續適度。從而實現中國紡織產業新競爭優勢的重塑與再造。
孫瑞哲分析認為,“價值創造和傳遞模式的演變是一種緩中有變。傳統的經濟管理學一直在講一個微笑曲線,這個微笑曲線結果就把制造業打入了谷底。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制造業的發展迎來了機會,我們可以把原來的這種微笑曲線變成一個全程協同讓制造業有新機會的模式。”
“緩中有難應該說是挑戰和壓力并存。從整個投融資渠道來說,增長后勁不足而且不很通暢。目前紡織行業的企業經營難度依然存在。”孫瑞哲說,“目前,紡織行業面臨幾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棉花問題,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一個根本的解決,現在收儲在取消,13000元/噸的棉花的庫存沒有了,國際期貨價格上不去,現貨價格持續走低,這使紡織行業的整體平穩運行不容樂觀。”孫瑞哲認為,化纖的產能結構也是面臨的重要問題。一方面表現在原料端,比如說像滌綸。目前,滌綸在我國整個纖維加工中占到了70%,如果滌綸這條線出現了問題,將會比棉花問題造成的影響更大。
“另外,就是關于工業綠色化的問題,也是個思維創新的問題。綠色化從最初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可持續發展,到1998年世界銀行提出綜合發展,再到2002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開發計劃的發展,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工業的綠色化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是在生產過程當中清潔生產的問題,同時也有節能減排的問題,還有就是關于資源的循環利用的問題。”孫瑞哲指出,發改委剛剛發布的資源綜合利用年度報告表明,2013年中國的廢舊紡織品的產生量是2000萬噸,化纖是1300萬噸,棉纖維是162萬噸,我們2013年廢舊紡織品的利用量是300萬噸,顯然比總量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是這300萬噸,實際上節約原油380萬噸,節約耕地340萬畝,這個效益是巨大的。
孫瑞哲說:“新常態下,我們的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新常態不僅僅是經濟增速的放緩,更重要的是打開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時間窗口,目前行業在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和市場結構層面的調整和轉型正在加快。雖然經濟增速的換擋、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全球貿易格局及國際采購格局的變化給行業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但我國消費市場的潛力巨大,而且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跨界融合進入加速期,這又為我國紡織產業的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