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業也能玩文化旅游 辛集打響皮革保衛戰
大單訂購難掩皮革產業短板
辛集在河北省的眾多城市中,商業發展歷史相對較長,自古以來便靠著繁榮的皮貨生意吸引了不少商賈聚集于此。辛集制衣區管委會主任梁建詞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幾年,隨著京津冀一體化腳步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北京、天津消費者來辛集購買皮貨,不少辛集人坦言,政府提前發展皮革商業的想法還是非常明智的,讓他們沒有錯過京津冀一體化這一巨大商機。
數據顯示,目前,辛集擁有各類皮革企業1356家,從業人員10萬多人;其中有統計的規模企業139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20家。辛集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辛集的皮貨生產、銷售等交易相關環節大部分都是在新皮革城內完成,因此,在京津冀一體化提速的帶動下,辛集最直接受益的就是新皮革城這個商業區,而皮革城在此過程中受到的最直接利好則是猛增的大量客源和訂單。
對于辛集皮貨的貿易情況,辛集國際皮革城副總經理田英申用一個鮮活的例子說道:“僅去年,辛集生產銷售的手套就達到20億雙,相當于去年全國每個人都在辛集訂購了至少一雙手套?!彼麍孕?,由于辛集大多數皮革消費都集中在去年底今年初,所以預計今年開春后所統計的今年銷售情況將同比出現大幅增長。然而,看似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的辛集皮革產業,在田英申看來,如果不及時做出調整,將無法令京津冀一體化帶來的商機和客源持續青睞辛集。
田英申認為,占辛集皮革商業最主要部分的皮衣和裘皮制品最大的短板就是季節性過強,銷售過于集中在每年的9月到次年2月。辛集市發改局黨組成員喬策也坦言,除秋冬季外,其他季節大多時候辛集的皮革及相關企業仍必須耗費大量成本在養護閑置的生產環節上。
向商貿板塊延伸迫在眉睫
皮革產業鏈條毫無疑問仍然是未來支撐辛集商業發展的核心。因此,業內專家為辛集提出了豐富產品種類、延伸產業鏈等弱化季節短板的建議,而辛集也確實是這么規劃的。
據悉,購物中心將開辟鞋業專區,計劃招商200家企業,在明年8月底前形成3萬平方米規模,在2016年底前達到5萬平方米;其次,利用辛集生產、銷售手套量巨大的優勢,購物中心率先在手套方面向批發業務發力,計劃將手套批發區總面積增加至8000平方米。
在采訪過程中,不少進駐皮革城的商戶都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隨著浙江海寧等新興皮革城的加速發展,辛集的產業優勢已經不再明顯,近幾年,辛集的皮貨在北京、天津市場的占有率已開始被趕超。“將皮革業的產業鏈延伸至整個服裝產業,從皮都向服裝之都的方向調整,是辛集確定的未來重要規劃之一?!绷航ㄔ~表示。
實際上,確定從皮革到全服裝產業鏈的轉變方向,辛集已籌謀了很久。喬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辛集政府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提出后就立即根據辛集的特點初步確定了以服裝行業為主的發展方向。9月中下旬,在北京市經信委、辛集市政府的推動下,兩地服裝產業的戰略合作協議落地?!耙阅壳氨本┑膶嶋H情況來看,肯定很難再發展服裝制造等產業鏈的加工環節了,但生產、加工又是服裝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那么辛集正好可以馬上補位,為北京的企業提供這一幫助?!绷航ㄔ~說。
皮革業也能玩文化旅游
如果說皮革產業本身相關的各種業態還是辛集商業的內同心圓的話,那么從廣義上來看,以皮革為原點向更長的半徑去延伸的文化、旅游產業則將為辛集打造一個更大面積的“外同心圓”,借助京津冀一體化,與內同心圓一并平行發展。
田英申介紹,皮革城與辛集市政府不久前開會決定,調整了對皮革城的整體規劃,決定將皮革城一直沒有發展起來的餐飲、旅游等服務向更專業化的程度拓展,加大投資力度。
具體而言,目前皮革城商業區已經建成并開始營業了兩個五星級標準酒店,現在已經具有一定接待高端客戶的能力,正在籌備掛星;而且,為了帶動家庭整體來辛集消費、駐足,皮革城已規劃了1萬平方米左右建設威尼斯水世界主題公園,目前建設團隊已完成對澳門的考察,正在制定進一步的規劃。
如果說此前旅游項目在皮革城商區幾乎是零基礎的話,那么餐飲服務則是負基礎,走錯了發展方向。“此前,購物中心中的餐飲只發揮了‘員工食堂’的作用,雖然對外開放但吸引力極低,一年收益還不足200萬元。”田英申表示,皮革城準備在購物中心周邊建設小吃一條街,將辛集當地和周邊的鄭定等城市的特色小吃招納進來,增加讓消費者留下來的砝碼。
品牌研發弱勢凸顯
從整體來看,辛集未來看似美好的規劃也有著令人擔憂的部分。相關部門負責人坦言,皮革產業出口同比有所減少,主要是近幾年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產品價格提高,市場競爭力下降。制革、制衣等勞動力密集產業訂單開始轉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對皮革產業帶來很大影響。而當地相關部門官員也坦言,原來占辛集皮革生產不小比重的國際知名品牌貼牌生產業務正在逐漸退出辛集,這里的“代工廠”生意優勢已經消失。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調整業態、與文化旅游元素融合發展的模式都沒有問題,但辛集在做新商業區未來規劃的同時,似乎更重規模發展,相對輕了核心研發、創意能力的打造,對于辛集皮貨品牌的概念,目前僅停留在較淺的層面,比如創造一個類似“義烏購”的電商交易平臺。而北京商報記者在與多位辛集政府官員、皮革城負責人接觸后也發現,他們雖然意識到目前辛集存在的品牌弱勢,但卻把希望寄托在了電商渠道。而對于最核心的辛集生產的皮革產品,卻并沒有太多的品牌概念。
“歸根結底,辛集今后若想打響皮都甚至服裝之都這個名號,必然需要知名企業的存在。目前辛集和北京企業的合作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這個名號最初可能還是要依靠外來的知名企業創立,但若真正成為服裝之都,那辛集就不能光借助外來企業的幫助,還要打造本土的知名品牌,讓辛集的名號更加堅固,同時也為辛集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狈b分析師馬崗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