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在遼寧調研外貿工作
外貿降幅較大的省份,要開動腦筋,查找差距,對癥施策,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為企業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化挑戰為機遇,增強外貿穩定發展的內在動力。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4月8日至9日在遼寧調研外貿運行情況。他強調,外貿工作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全局,必須充分認識當前進出口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盡快遏制外貿下滑勢頭,防止由減速變為持續失速;大力優化進出口結構,加快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為外貿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汪洋和參加調研的人員分成7個小組,深入造船、機械、電子、石化、紡織、塑膠、食品、制藥等企業,現場填寫調查問卷,面對面聽取企業訴求,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詳細了解企業出口訂單、生產經營、政策落實等方面的情況和問題;并召開座談會聽取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有關方面的意見建議。
汪洋指出,外貿下行壓力加大,是外需不振、成本攀升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與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有一定關系。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一級一級抓落實,一級一級擔責任,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政策支持到位、工作落實到位、督促檢查到位。
汪洋強調,穩增長、調結構是外貿工作的“兩個輪子”,不可偏廢。穩增長是調結構的基礎,調結構是穩增長的持久動力。
要著力優化外貿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著力優化外貿市場結構,深耕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布局潛力市場;著力優化外貿企業結構,擴大市場對內對外開放,調動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外貿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著力優化貿易方式,鼓勵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
相關鏈接: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305,較前一交易日上漲43個基點,為2月17日以來近兩個月新高。此外,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昨日早盤開盤高開37個基點,報6.1894,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上揚。
隨著美元陷入盤整,人民幣中間價自3月中旬之后一改此前的溫和走低,呈現小幅走強態勢,進入4月份,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更是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累計上漲129個基點。而人民幣即期匯率在經過前兩個月的連續貶值后,從3月初開始緩慢升值,至今已恢復至年初水平。具體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在3月3日創下6.2763的低點后開始反彈,其中,3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上漲81個基點至6.1996,連續兩個交易日逆中間價走強。至此,3月份人民幣即期匯價累計大漲1.12%,成功擺脫因美元升值、新一輪全球寬松大潮以及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所引發的降準降息等三重疊加因素的影響,第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實現了0.07%的小幅上漲。
交通銀行(601328,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近期人民幣升值,是受到美國年中加息不明朗的影響,但不會是美元強勢的趨勢性轉折,因為美元加息仍然只是個時間問題。連平同時表示,人民幣匯率在雙向波動中趨于合理均衡水平,不會過于升值,也不會過于貶值。同時,貿易順差也支撐人民幣匯率。
近期,央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在公開場合上均表示,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有利于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對中國金融業的改革開放也會起到促進作用。亞投行的大受歡迎和人民幣加入SDR審議,是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提高的反映,營造了近期人民幣升值的外部環境。
中金公司表示,短期而言,市場可能形成人民幣加入SDR的預期,從而出現對人民幣的追捧,給人民幣帶來一定升值壓力。同時,隨著自由兌換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國際收支和資本流動的影響下,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也將加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