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部分棉企資金緊缺 欠債嚴重
在市場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棉商、紡織企業在采購、銷售棉花的過程中應提高警惕,嚴控資金風險。
據了解,不少企業已還清去年貸款,今年農發行根據經營狀況已停止本年度貸款下發。為籌集資金保證企業正常運轉,棉企通過質押棉花、尋找民間借貸的情況日漸增多,使得棉花交易中發生風險的概率增大。
武漢某紡企向白銀信息員反映,該廠就遇到貨款打過去,沒法提貨的情況。由于供方企業已將貨物質押給其他企業,而貨款又被供方挪作還貸,未能釋放質押的棉花。
資金問題在業內逐漸突出。湖北潛江某棉企去年前往新疆包廠,包廠前,先后從當地農發行、民間借貸機構以抵押土地等方式融資1.5億,收購加工1萬噸新疆棉,由于前期籽棉收購價較高,而后期皮棉銷售價格下降,造成每噸皮棉虧損近2000元,債務無法按時償還,企業面臨破產。
相關鏈接:
近期內氨綸價格還將繼續下跌,后期氨綸整體市場難以好轉,根據市場價值規律,價格的持續下降,會迫使相關企業進行內部改革,降低生產成本,故此一小批作坊式粗放型的工廠可能關停被淘汰,市場氨綸資源得到優化,經此陣痛后,氨綸市場才可能再次煥發生機,朝著健康有序的道路發展
2015年上半年,國內氨綸價格走勢一路下跌,40D氨綸從1月到6月價格足足下跌了11.97%,而近期曾一度跌破了40000元/噸,延續了從2014年6月下跌的大格局,而且在七月,下跌預期也是十分明顯,昔日寵兒,似乎逐漸被打入“冷宮”。
1月到6月的氨綸具體行情分析如下。
1-2月,由于臨近年關,下游各紡織工廠即將停產放假發工資,其中部分小廠已經關閉,導致需求疲軟,資金鏈較為緊張,訂單跟進遲緩,而對原料后市預期的不確定性,使得下游工廠采購更為謹慎,整個紡織行業,逐漸進入了“冬眠期”。
3-4月,按以往經驗,屬于紡織服裝行業的旺季,然而氨綸市場卻是旺季不旺,氨綸工廠春節期間積壓的存貨較多,急于出貨,采取了靈活低價出貨的策略,而在1月至4月,泰和新村1萬噸項目,白鷺化纖4萬噸項目,恒申合纖2萬噸項目和曉星氨綸增產1萬噸紛紛落成,新增產能密集投放,市場上供過于求的局面,使得氨綸價格走勢繼續疲軟。
5-6月,不用贅述,氨綸終端市場需求逐步減少,市場普遍看空,成交重心逐步下移。
原因分析:本質原因是市場上氨綸供過于求,氨綸廠家處于被動地位。
氨綸的高價高利潤,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特別是2013年至2014年間,40D氨綸價格一度高達53000元/噸,一直在高位運行,每噸利潤高達8000元,既然有利可圖,諸多氨綸項目便紛紛上馬,產能飛速增長,超過了氨綸下游企業的增長擴充速度,在本年度,產能無序增長的影響便凸顯了出來。
其次原因比較多,包括了氨綸行業競爭較為激烈,通過降低價格提高競爭力;氨綸下游企業開工率不高,采購較為謹慎,剛需為主;氨綸上游原料MDI和PTMEG市場一直弱勢運行,無法給氨綸成本支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