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個對接國際資源的離岸科創孵化平臺誕生了
7月24日,位于上海自貿區洋山板塊的“自貿區科創一號”項目啟動,這是國內第一個對接國際資源的離岸科創孵化平臺。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李兆杰說,“我們要嘗試走出一條吸引海外孵化器利用國內低成本研發優勢推動自貿區發展的創新之路。”
國內科創企業需要一個更高效、更低成本利用國際研發資源的平臺,國外創新型企業需要一個科創成果及設備保稅狀態下滿足企業所需的平臺,科創孵化企業要利用自貿區的投資、金融及口岸政策打造平臺,在這樣的情況下,“自貿區科創1號”項目應運而生。
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擴區后的上海自貿區加強與上海“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聯動,加大制度創新突破力度,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新成績:
深化拓展制度創新舉措,改革效應進一步顯現。今年以來,提出的6個方面37項制度創新任務中,完善自貿區管理體制等6項已完成,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制度等14項取得階段性成果,推動金融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等17項正加快推進。
擴大開放措施加快實施,一批機構和項目相繼落地。兩批開放措施中累計已有約1000個項目落地,一批國際性、功能型、龍頭型機構加快集聚。新增監管類金融機構25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家。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不斷推進,探索開展住所登記改革。
“浦東新區要以最新的理念、最開放的姿態,加大創新突破力度,努力建設開放度最高的自貿區。”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浦東新區區長孫繼偉不止一次這樣說。
上海自貿區已全面實施了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備案管理制度。截至6月底,上海自貿區累計辦結外商投資備案項目6922個,境外投資備案項目411個,上半年保稅區辦結境外投資備案項目208個,超過去年全年,中方投資總額71.7億美元,同比增長10倍。
據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鐘曉敏透露,今年前5個月,上海自貿區共備案對外直接投資項目378個,備案對外投資總額189.81億美元,已超過去年總和,再次居全國各省市區之首。
上海自貿區每一項貿易監管制度創新都會給企業帶來驚喜,而近幾個月里密集推出的貿易便利化新政令人目不暇接。海關新推出8項深化自貿區改革的創新舉措和8項支持科創中心建設的具體措施,檢驗檢疫推出“十檢十放”、“先進區、后報檢”等24項改革舉措。6月30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1.0版上線運行,近300家企業已登記注冊并可辦理業務。5月20日,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已推廣到保稅區片區全部物流配送企業,下一步將覆蓋貿易加工企業。
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49條政策也讓人期盼已久。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李軍說,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善,發布只欠“東風”,上海將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政策早日出臺。據李軍介紹,“金改49條”內容主要包括,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先行先試;擴大金融服務業開放;推動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建設;進一步加強金融對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服務;建立自貿區發展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的監管機制等。
上海自貿區擴區后,浦東新區有了作為一個完整行政區域進行改革試點的優勢。孫繼偉說,“浦東正在以自貿區理念改造浦東地方一級政府,努力建設最高效、最透明的政府,堅持按照‘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在浦東完整一級地方政府的框架內推進全面制度創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