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棉花現狀:產量下降 棉價走低
進入9月份,棉花陸續進入采摘期。各地棉花產量、品質、價格如何,跟小編一起去看看。
邢臺東部地區的棉花陸續進入采摘期。但受前期持續少雨干旱的影響,邢臺各主產棉區棉花產量大幅下降,棉花品質低,棉花價格自然也賣不上去價。
眼下已進入了棉花采摘期,記者走進南宮市最大的棉花種植區之一大高村,卻看不到“花棉似海”的景象,棉區里放眼望去應該是一片雪白的棉花,可實際記者卻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葉子。棉農李大嬸指著地里的棉花一臉無奈,她說,往年年景好的時候,一株棉花上能出十幾個棉桃,今年,有的一株上只出了幾個桃。
在不遠處的小王村,也同樣存在類似情況。記者注意到,很多棉花桿上不僅掛桃少,而且葉子已經發黃,有的棉桃只有黃豆大小,已經長不起來了。村民們說,由于今年上半年,特別是6、7月份持續干旱少雨,導致棉花的采摘期比往年提前了半個月,而旱情最終導致棉花大面積減產。
李壯武是當地的種棉大戶,有近百畝的棉花地,特別是去年,他又擴種了幾十畝,但現在來看,以目前的市場收購價格每斤3塊1來說,一畝地少收入600塊錢,這一年下來他就得損失6萬多。李壯武開玩笑說,老天爺下不下雨,誰也左右不了,可地里的井也不給力,隨著近幾年地下水位的連年下降,在趕上今年干旱,現有的井已經滿足不了農民澆地灌溉的需求了。“最早打30多米、40多米的小井,使那小井澆地。小井沒水了,我們就打300多米的井,現在300多米的也沒水了,我們就不占了。”
原本是抗旱作物的棉花在今年的旱情面前也沒能逃過一劫,而且在棉花采摘前,南宮、威縣等地持續出現陰雨天,對棉農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棉花經紀人老劉說,從去年開始,國家取消了棉花收儲價格,改為目標價格,也就說是棉花價格市場說了算,按今年情況,不僅棉花減產已成定局,而且棉花品質也大幅降低,價格肯定會受影響。
威縣棉花研究所所長劉興利和棉花打交道近30年時間,他說,南宮、威縣兩地是邢臺乃至我省的主產棉區,5年前,2個縣的棉花種植面積分別為60萬畝和85萬畝,占到我省種植面積的20%左右。但從去年開始,受棉花價格走低影響,棉農種植面積大幅縮水,南宮目前的種植面積只有35萬畝,威縣50萬畝,今年又遇到了大幅減產的情況,兩地棉花種植面積在明年有可能會繼續減少。
目前我國棉紡織產品一半左右出口,但受到國際大形勢低迷的影響,國際棉價近幾年持續走低,但對棉農影響并不大,因為前兩年國家對棉花還有收儲價格,但隨著去年國家取消收儲價格,這一影響就馬上顯現出來。劉興利說,雖然現在國家每畝給棉農有160元左右的種棉補貼,但在市場經濟面前,還有很多因素需要靠市場來調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