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型升級,怎么樣去實現?
泉州靠什么打造中國制造2025樣板區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先行市?泉州力推以機械裝備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帶動鞋業、服裝、石材等三大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的變革之路。
眼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性交匯,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革命正在興起。2014年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3次蒞臨泉州調研指導,推動泉州實施國家“數控一代”師范工程,并將泉州作為“中國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試點,由他們編制的《泉州制造2025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為泉州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勾勒了清晰的發展藍圖。
根據“泉州制造2025"確定的智能制造目標,2025年,泉州將基本建成國內有影響力的智能制造基地,形成個數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躋身中國制造業綜合水平10強城市之列。根據《綱要》,“泉州智造2025"的核心是實現三個轉變:從機械化自動化制造向數字化、智能化制造轉變,從注重增長速度向注重質量品皮效益轉變,從生產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在南安水頭飛藝鞋材制造有限公司,2000多平方米的車間里整齊擺著100多臺鞋機設備,24小時連續高效運轉,一天可生產6000多雙高檔品牌鞋的繡花鞋面。“我們的鞋面生產設備是南安南益公司研制生產的全球最新3D鞋面打印機械,能打出高檔精美的繡花鞋面,產品品質可與世界名牌阿迪達斯公司產品媲美,且生產效率高,一臺設備抵上5個工人。”飛藝公司董事長黃文水說。
飛藝是泉州民企探路制造升級的一個縮影。作為泉州千億鞋業產業集群的一分子,飛藝的背后,折射出泉州力推以機械裝備數字化、智能化帶動鞋業、服裝、石材等傳統產業創新轉型的產業變革之路。
泉州市是福建省最大的經濟體,也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城市,擁有龐大的制造業體系,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其中,紡織服裝、鞋業和石化3個產業實現超千億元產值,建筑建材、機械裝備、食品飲料3個產業實現500億元產值,成為福建省全省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泉州制造2025》編制組組長李培根院士還將歸因于:泉州是全國著名品牌之都,重要制造業基地;泉州人有“愛拼敢贏”、“先行先試”的性格;2014年泉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33.36億元,經濟總量連續16年位居全省第一;擁有上市企業86家,中國馳名上報124件,中國名牌產品46項。“在我國制造業全面轉型,努力實現制造強國目標的大背景下,泉州作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個典型城市,對于制造也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泉州市委書記鄭新聰說。
{page_break}
但是,與國內現金城市相比,泉州制造業“大而不強”增長方式較為粗放,多數企業依舊使用小型、低端的生產設備,缺乏數控化,智能化等高端技術支撐。在創新渠道、轉型升級的關口,泉州面臨千載難逢的轉型機遇和挑戰。
企業轉型升級,怎么樣去實現?最關鍵、最根本的是“創新驅動”。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說,“數控一帶”示范工程是推動泉州實現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要以“網絡化”和“數字化”兩化融合作為主體,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促進政產學研金緊密結合,推動有組織的創新驅動,集聚大量創新人才,把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泉州既是區域金融改革的試驗區,又是電子商務的示范區,現在又把泉州制造2025推動起來,這三者有機結合,將會對中國制造業的發展祈禱根本的推動作用,泉州的制造業一定會迎來一個制造業的升級版。”這是2014年11月,在泉州“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全省現場推進會上,周濟對泉州提出的期盼。
“龍川客家山歌,栽下梧桐引鳳來”近一年的意見過去,周濟的前瞻性預測不久便得到了應驗,泉州制造業的成功升級不僅成為福建省學習推廣的范例,還吸引了總理李克強的眼球。2015年4月份李克強總理來到泉州進行考察,總理說,“互聯網+”未知遠大于已知,未來空間無限。每一點探索積水成淵,勢必深刻影響重塑傳統產業行業格局。中國經濟要長期保持中高速,必須邁向中高端,須加速推進“中國制造2025"。得知泉州已率先制定實施細則,總理鼓勵泉州要走在全國前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