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進紡織園區轉型發展
按照“十三五”發展方向的要求,天津紡織業正在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天津紡織轉型升級。天津紡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經濟運行部副部長王秉祥介紹說,近兩年,集團在嚴峻的市場考驗面前,立足自身發展,制定了《天津紡織2014~2016轉型發展戰略規劃》,在產業格局和效益格局上確定了“四、四、一、一”和“五、二、二、一”發展方向。
集團“四、四、一、一”產業格局為:進出口貿易營業收入占40%;內貿物流營業收入占40%;其它業態營業收入占10%;紡織制造業營業收入占10%。集團的“五、二、二、一”效益格局為:進出口貿易經濟效益占全系統利潤總額的50%;內貿和物流業經濟效益占全系統利潤總額的20%;其它業態經濟效益占全系統利潤總額的20%;紡織制造業經濟效益占全系統利潤總額的10%。
對于天津紡織業的調整,王秉祥說,集團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確定了“突破年”的總基調,提出了“抓住自貿區機遇,推進園區調整”的總思路,明確了“在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中提高經濟效益”的總目標。
圍繞總基調、總思路和總目標,落實“以自貿區落地為契機,推進結構調整;以老品牌為紐帶,優化產業布局;以資金鏈為抓手,實施優勝劣汰”,同時,建立健全“六大板塊”,即:外貿板塊、內貿板塊、物流板塊、制造板塊、物業板塊、金融板塊,全面推動紡織園區生產制造的轉型發展。
為了做好行業服務工作,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與天津中天建筑設計院在會上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規劃和設計領域展開合作,以適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要求。
在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第六屆五次理事會上,各位理事聽取了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秘書長余湘頻所做的工作報告。對于明年的工作,他介紹說,研究會將結合紡織工業實際,加大對重大國家戰略的研究,從中找準紡織工業在其中的位置和路徑,推動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結構優化,促進企業走出去實施全球資源配置。
產業轉移是紡織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楊峻表示,國內產業轉移速度正在趨緩,但也出現了新的特點,從形式上看,除了集群、產業園、批發市場外,還出現了微云工廠、創意產業、網絡電商等新的轉移形式。他建議,中國紡織產業轉移要從國際地緣政治、工業發展、區域經濟、國家戰略、中國經濟新常態等方面進行思考,找出適合自己的轉移道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