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百貨還是堅持踏踏實實做百貨
市場的嚴峻與單體百貨自身的經營壓力讓漢光百貨近兩年不能有絲毫倦怠。在百貨業普遍低迷的局面下,進行開業以來最大規模調整的漢光百貨還保持著增長。在漢光百貨總經理浦嘉嘉看來,品牌不會等候百貨的慢速轉型,必須通過新經營模式與理念的刺激,帶動品牌對百貨店的信心。
與西方零售業循序漸進的發展路徑相比,中國零售業并沒有按照經濟發展水平演變。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給予零售業騰飛的機遇,但進入經濟換擋期后,消費渠道多元化與消費需求個性化讓傳統消費渠道壓力倍增。傳統百貨業是最為典型的代表,正在從零售業的焦點變為行業的共同焦慮。
“在‘互聯網+’的時代里,每天都有新概念、新模式,大家都擔心追不上、被落下,但又不知道往哪兒追、怎么追。”浦嘉嘉表示,由于是一家單體百貨,各項成本壓力讓他們不能做轉型的賭徒。“在探討轉型方案時,總是需要考慮在投入不是那么慘烈的情況下彌補下降。”
2014年,漢光百貨掀起了自開業以來的最大調整,封閉了兒童業態與品牌集中的七層全面革新。去年,又對4個樓層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升級改造。浦嘉嘉表示,改造后硬件升級效果明顯,還引進了100多個新品牌。 “與其每天找別人成功的原因,不如冷靜下來找到自己的優勢。”浦嘉嘉說。在漢光百貨,一些品牌還會給予特殊的貨品支持。雅詩蘭黛、歐萊雅全國銷量第一店在漢光百貨,Under Amour在漢光百貨開出了中國惟一的百貨型門店。
其實,品牌對于百貨店的態度已經沒有過去那么積極,浦嘉嘉表示,在參加一些品牌年終活動時,會有些“孤單”感,曾經銷量很好的百貨同行變得越來越少。浦嘉嘉說,品牌也很有生存壓力,如果百貨店沒有正面積極的策略,品牌也難以在高成本的壓力下陪伴百貨一起渡過艱苦歲月。
與其焦慮新渠道沖擊、品牌搖擺的態度,不如把焦慮轉化為行動力。浦嘉嘉表示,漢光百貨在硬件改造的同時,對消費者需求也同步進行深度挖掘。針對百貨本身售賣豐富貨品的本質,結合移動互聯網趨勢中的各類便捷消費途徑,漢光百貨推出了電子會員卡并全面開啟移動支付,讓購物流程和消費體驗便捷、流暢。
“17年的實體零售經驗,與品牌廠商的長期合作以及會員生態體系,讓漢光百貨懂得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方式。 ”浦嘉嘉說。去年1月,漢光百貨開通微信試用頻道,有超過20家國際一線化妝品品牌入駐。結合消費者不同層面的需求,微信試用頻道每周會提供1-2款品牌明星產品供用戶免費申領。試用頻道上線不到一年間,平均單個品牌的申請超過1.45萬人,其中超過95%為品牌的新客人。
在軟硬件的雙面變形下,去年,漢光百貨銷售額達24億元,延續了增長。浦嘉嘉表示,漢光百貨僅有4萬多平方米的體量,沒有充分的硬件條件進行購物中心化轉型,這也不會成為漢光百貨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不認為百貨是會被邊緣化的。”浦嘉嘉說,“電商拼效率,實體拼體驗,電商和實體作為不同的零售業態相互補充,沒有誰可以成為惟一的贏家。”
浦嘉嘉表示,漢光百貨未來還會堅持做百貨,把消費者需要的貨品呈現在他們面前。不過,百貨也不能再是傳統意義的百貨,創新不能只圍繞商品與服務,還需要回歸零售本質,在商業模式和流程上創新,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經營。浦嘉嘉透露,今年將對最核心的化妝品和少女裝樓層翻新,并繼續加快新品牌引進。
浦嘉嘉說,“作為一個單體百貨,我們的‘互聯網+’布局要輕要快但不要盲目,持續優化線下的賣場體驗才是我們的工作重心”。據了解,2015年漢光百貨斥資8000萬元,對樓層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而未來一年內,還要繼續加快新品牌的引進。
對于落選的消費者,漢光百貨還進行了二次活動邀約,從最終回饋的結果來看,從線上到店內的轉化率達到30%-40%。統計數據顯示,回饋活動當天的臨柜轉化率為5%-8%,相當于品牌傳統派發方式的10倍。
浦嘉嘉表示,在初期推廣活動時,品牌響應度并沒有那么活躍。不過,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希望合作,檔期已經非常滿了。除微信試用,漢光百貨還推出“線上名品特賣+店內商品自取”閃購頻道,截至去年12月,已有超過1萬名會員體驗了這項服務,閃購消費者的二次銷售轉化接近5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