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印染為何“風生水起”
紹興印染“關停潮”,幾家歡喜幾家愁。紹興、蘇州和石獅分別是我國印染產業聚集地。新年開工之際,紹興印染已經首發被“整治”,然而石獅印染卻“風生水起”,原因何在?
首先,紹興和廣東等地印染行業大范圍、大規模停產整頓。石獅作為印染產業聚集地之一,不受此次“環保風暴”影響,自然能分到一份“美羹”,訂單也就轉移過來了。
其次,石獅市印染企業用氣迎來第九次調價。今年年初,石獅低溫低壓蒸汽供熱基準價格從95元/噸調整為90元/噸,中溫中壓蒸汽供熱基準價格從175元/噸調整為169元/噸。還有,染料價格繼續走低,也同時降低了人工成本。生產成本降低了,直接影響印染加工費用的報價,為2016年新春開工迎來一個新的開端。
再者,石獅印染企業今年普遍不缺工人。各印染企業在開工的1—2天內基本完成了春季招工工作,老員工回廠率是歷年來最高的,印染企業一線崗位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已全部到位。印染企業表示,今年無招工之憂,表明了石獅市印染行業員工隊伍穩定性趨強。人員穩定,生產有序,減少浪費,提高效益。
最后,G20峰會9月在杭州舉辦,紹興地區甚至蘇州等地印染企業勢必再次刮起“停產潮”。石獅大堡、伍堡、錦尚三大印染集控區實現集中供熱全覆蓋,62家企業內111臺企業燃煤蒸汽鍋爐全部淘汰;石獅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建成無燃煤鍋爐無煙囪的新型染整體產業循環發展園。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石獅印染能“笑傲江湖”,與超前環保的意識以及合理排污離不開關系。
其實,石獅印染業在發展之初就意識到了污染的問題,1993年,石獅首座污水處理廠正式建成。此后新開的印染廠便依祥芝污水處理廠而建,利用石獅半島型的地理優勢,將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通過集中處理達標作深海排放,而企業只需支付一定的污水處理費。
當“日污水處理量7萬噸”的祥芝污水處理廠即將飽和時,石獅市政府便接著在沿海的鴻山鎮和錦尚鎮先后新建污水處理廠,并將日污水處理量分別增加9萬余噸和8萬余噸。如此,便形成了以三大污水處理廠為中心的石獅印染業三大集控區。
2015年7月,石獅印染首建“刷卡”排污體系,并形成稅收、節能減排貢獻綜合評價機制。“刷卡”排污就是嚴格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在建立廠界排放口監管辦法的基礎上,建設定額排放自動化管理系統,嚴格定額管理,杜絕違規排放,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如,某企業排污量提前達到月排放總量,閥門將強制關閉,從而倒逼企業增產不增污。
同年8月,石獅在建設新型染整產業循環發展園過程中,以環境優先為原則,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價值取向,先后在全行業完成了燃煤蒸汽鍋爐和燃煤導熱油爐的清潔生產能源替代工作。
可以說,石獅市印染行業從工業污水的集中處理達標排放、中水回用、工業蒸汽集中供熱、定型機的尾氣處理等,大量地減少了工業污染的排放量,取得了重要的清潔生產階段性成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