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體育產業迅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熱點
目前,河南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平方米,低于全國1.46平方米的平均水平。根據規劃,2020年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1.8平方米,2025年達到2平方米的發展目標,建設任務十分艱巨。
記者從會議上獲悉,省里正在籌備建設體育綜合體項目,打造集全民健身、高端賽事、體育產業、專業訓練四大功能為一體的體育產業高地。鄭州、開封、新鄉、許昌、信陽、周口、商丘等地也在推進體育中心場館建設。今后,體育場館除了賽事功能,還將大力與全民健身、體育產業開發結合,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場館建設和運營,豐富服務。
隨著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上升成為國家戰略,體育產業迅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熱點。昨日,全省體育產業工作會議在商丘市舉行,河南省政府、省體育局、有關省直單位、各省轄市體育局有關負責人,以及俱樂部、企業代表等共聚一堂,介紹、交流發展體育產業的經驗和心得,為提升河南體育產業發展獻計獻策。
近年來,河南省先后印發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河南省體育產業基地暫行管理辦法》等文件,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次大會的目的,就在于交流各地體育產業發展經驗,指導和推動河南體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來自商丘梁園區、登封市以及溫縣等地的代表在會議上登臺演講,分享他們結合各自地域及文化特色的體育產業發展之路——梁園區利用產業集聚區吸引龍頭企業進駐,發展體育用品及裝備制造;登封市發掘少林武術資源優勢,以體育培訓為切入口做大做強體育產業;溫縣利用“獨門絕技”太極拳,多角度開掘武術太極、旅游太極、文化太極、養生太極……種種成功經驗,令會場氣氛熱烈,與會的各地體育部門負責人直呼“收獲不小”。
出席會議的張廣智副省長指出,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已進入快車道。目前,河南省已初步形成了“五賽、兩節、三活動”十大品牌?!拔遒悺奔唇棺魈珮O拳國際交流大賽、鄭開國際馬拉松賽、萬村千鄉農民籃球賽、信陽全國自行車公開賽、乒動中原乒乓球公開賽;“兩節”即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安陽國際航空運動文化旅游節;“三活動”即三門峽橫渡母親河活動、三山同登健身登山活動、鄭港國際徒步大會。
“這些賽事活動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和觀賞需求的同時,拉動了體育消費,展示了城市形象,促進了產業發展?!睆垙V智指出,下一步,各省轄市要結合實際,培育至少一項品牌賽事活動,有條件的縣和鄉鎮也可以舉辦特色賽事活動。各類體育賽事活動要強化市場運作,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融合文化旅游等多種資源,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張廣智指出,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河南體育產業發展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不足,如發展理念和思路相對滯后,政策機制不夠完善,發展基礎不牢固,產業鏈條短、整體規模小,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旺盛的消費需求不相稱等。
談到河南體育產業今后的發展,張廣智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建設體育強省的關鍵五年。全省“十三五”期間,要爭取建成1至2個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5至10個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單位或項目,40個以上省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單位或項目。力爭到2020年,全省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體育骨干企業或企業集團,建設一批集聚效應明顯的體育產業基地和項目,打造一批知名體育品牌和中原特色體育產業,全省體育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初步建立結構合理、供給豐富、消費活躍、富有特色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業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今年夏天的里約奧運會上,從體育基礎設施到體育器材服裝,有很多“中國制造”。中國是體育用品制造大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占體育產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0%,體育用品制造將長期是中國體育產業的支柱產業。
張廣智指出,河南省區位優勢明顯,具有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發展體育用品制造業的諸多有利條件。以商丘梁園區為例,該區積極培育體育產業,從事體育生產、銷售、健身服務等各類機構單位達到106家,從業人員6.5萬人。2015年實現產值28億元,營業收入39億元。其中,體育關聯性企業36家,初步形成了涵蓋運動服飾、運動鞋、健身器材、運動健康食品、體育館相關器材等體育用品制造業集群。
“就像商丘市梁園區,突出優勢,積極招商,成功引進安踏、舒華等國內知名企業,體育用品制造業已形成初步規模,既增加了地方稅收,也解決了群眾就業。各地要抓住機遇,科學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加強招商推介,吸引國內外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到河南落戶。同時要重視培育打造河南品牌,推動我省體育用品制造業向價值鏈上游移動?!睆垙V智說。
建立完善“三大球”職業俱樂部制度、支持社會力量興辦“三大球”是河南省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之一。目前,中超及女甲足球聯賽、全國男子女子籃球聯賽、全國男子女子排球聯賽的主場賽事,吸引了大批球迷觀眾,上座率在全國一直名列前茅,培養了朱婷等一大批著名運動員,帶動了運動項目的普及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今后,河南要持續辦好賽事,提升主場美譽度,擴大球市消費。同時,還要支持建業、天冠等企業,培育國內一流的足球、籃球、排球強隊和職業俱樂部。為此,張廣智要求各地要把扶持體育產業企業發展的稅費、土地、賽事轉播、安保服務等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為體育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