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 引領石獅產業邁向高端
傳統產業如何向高端邁進?科技創新要如何聚力、借力、發力,才能為石獅經濟發展添翼?近年來,石獅以深化2017年省級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示范市為契機,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速,實現華麗嬗變,涌現出一大批典型示范企業;智能制造報捷頻傳,逐步邁入高端,并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政策紅利激發企業活力
創新驅動,政策先行。近年來,石獅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先后出臺《關于推進大眾創新創業若干措施的通知》《關于在全市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推進“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培育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鼓勵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措施,重獎企業科技創新與研發新技術,著重加快培育企業技術創新主體,持續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形成有力支撐石獅重點產業發展的科技小巨人企業集群。
一項項政策有效地釋放出企業的創新活力,使企業成為科技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應用的主體,更好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如石獅市華寶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研發的復合酶法高純度醫藥級海洋甲殼多糖衍生物產業化開發項目,以海洋天然產物的廢棄物——蝦蟹殼為主要原料,采用了世界先進的海洋復合酶規?;苽溽t藥級N-乙酰-D-氨基葡萄糖等產品660噸,解決了以往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且純度也一直不能提高的技術難題,形成了海洋生物資源廢物綜合利用特色,成功運用于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領域。
搭建平臺服務創新轉型
石獅以紡織服裝與輔料產業立市強市,先后榮膺“中國休閑服裝名城”“中國休閑面料商貿名城”“中國服裝輔料服飾名鎮”等榮譽稱號,行業產值對城市GDP貢獻率超過65%,產業鏈和產業體系比較完善。輔料業金屬制品技術水平和質量在全國首屈一指,樹脂、尼龍扣擁有行業話語權。然而石獅在“十二五”期間經歷了行業發展的低谷,總結歷史經驗,研究市場動態發現,必須依靠產業轉型升級方能尋求發展和突破。
為此,石獅市圍繞主導發展方向,大力構建“政、產、學、研、金、用”結合的創新體系,成功引進并共建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和廈大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建立國家紡織面料館石獅館、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石獅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石獅分中心;成立包裝印刷、海洋產業、染整清潔、紡織服裝、智能技術等6個產業聯盟;培育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科技孵化器1家,泉州市級眾創空間5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泉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泉州市行業技術開發中心1家;建成省級院士工作站3家,泉州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6家,有力推動了全市制造業企業的技術轉型與升級。
精準培育實現逆勢騰飛
政府重點扶持和精準培育,讓越來越多的石獅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通過對生產設備的改造、研發、升級,不斷提升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緩解用工壓力、減少了資源消耗。以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等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產業體系在石獅已經嶄露頭角。其中,日冠公司研發的高速導帶直噴印花機已實現規?;a,產品銷往泉州、廣東及江浙一帶;永信公司研發的高端數控電腦繡花機,通過改進和替代原有日本設備電控和伺服部分,年產1000多臺,占省內70%以上的市場份額;百冠公司研發的自動扒料一體機,經專家評審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已在五金行業中推廣應用。
此外,全市智能制造大步邁入工業4.0時代,無論是智能硬件產業,還是智能裝備生產,或是智能設備應用,均實現逆勢發展,并涌現出通達、科達、富達、華飛等一批典型示范企業。2016年,全市智能制造產業實現產值113.4億元,同比增長17%。如:石獅高新區內通達、科達、富達3家智能硬件產業領頭羊企業,在目前國內外經濟環境較困難的情況下,不斷擴大新增產能,搶占市場份額;華飛(中國)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拉布、裁剪等環節均實現電腦自動化控制,訂單、采購、倉庫、生產、財務全部導入ERP管理,成為我省最先進的智能服裝生產企業之一。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