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安踏等零售價格普遍上漲
近日,匹克、特步等國內體育用品上市公司相繼公布了2010年上半年財報。除業績有不同程度增長外,另一點受到媒體普遍關注———零售價格普遍上漲。
其中,特步(01368.HK)鞋類產品平均售價增加6.6%,服裝類產品平均售價增加13.9%。安踏鞋類產品平均售價上升2.0%,服裝類產品售價上升7.1%。李寧鞋類產品平均零售價提高7.8%,服裝產品零售價更提升了17.9%。咨詢機構易觀國際統計數據則顯示,今年上半年體育盛事不斷,提高了營銷費用,也是下半年產品普遍提價的原因。
平均漲幅2%-17.9%
早在今年6月,國內體育品牌“一哥”李寧便宣布,今年第四季度鞋類產品平均零售價將提高7.8%,服裝產品零售價提高17.9%。對此李寧方面的解釋是,提價主要是希望提升品牌定位,拉近與跨國運動品牌之間的距離。
如果說對于國內銷售額一度超越阿迪達斯躍至第二位的李寧來說,品牌支撐力足以承擔提價后對消費者消費心理的影響。那么仍以二三線城市為主的安踏等品牌顯然還未有這樣的“底氣”。不過幾份年中報表顯示,他們也有提價的打算。
特步公布半年報顯示,鞋類產品平均售價將提升至85.7元人民幣,同比增加6.6%,服裝類產品平均售價增加至52.2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3.9%。安踏財報則顯示,今年上半年,安踏鞋類產品平均售價上升了2%至96.9元人民幣,服裝類產品售價則上升了7.1%至人民幣49.6元人民幣。匹克(01968.HK)中報則顯示,集團的服裝產品平均單位售價加價2.1%,由2009年上半年的42.5元上漲至2010年同期的43.4元。
綜合四大體育用品上市公司的情況,其產品提價幅度明顯大幅超過上半年國內CPI(消費者物價指數)2.6%的漲幅。
原材料漲價是主因
“心急”提價背后,上半年普遍上漲的原材料、人力、營銷成本是主要壓力。緣起產品售價大幅提升后,毛利率卻沒有顯著增長。例如安踏的毛利率增長為2.2個百分點,達43.7%,遠遠低于售價上調幅度。匹克的平均售價漲幅是四家上市公司中最低的,但其上半年毛利率則按年下跌了0.4個百分點,至37.7%。而調價幅度最大特步毛利率則為40 .7%,相比去年38.9%,僅僅上升1.8%。 {page_break}
“現在原材料價格漲得很厲害,直接導致服裝成本也跟隨上漲,我們首當其沖受到影響。”晉江一家為國內外體育品牌代工的工廠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下游的服裝品牌也理解這一點,產品的需求是大,但趕不上原材料漲幅,所以只能稍為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顯示,標準棉價格已經從2009年12831元/噸的均價,上漲到今年7月的18165元/噸,半年上漲了41.5%。這不僅僅是國內原材料的問題,來自海關的統計亦顯示,自去年10月以來,棉花、化纖等紡織原料價格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此外,人力成本上漲也是原因之一。匹克財報顯示,集團薪金、工資及其它福利開支由去年的6.75億元上漲至10.17億元。主要原因不是人員增多,而是平均薪資上漲。
提價與品牌支撐力的博弈
“售價提升的基礎是足夠的品牌支撐力,只有足夠的品牌影響,提價才不會遭致消費者反感。”服飾行業分析人士廖潔容表示,今年體育盛事不斷,對國內體育品牌而言是難得的品牌提升契機,所以“花銷”會較大。
Enfodesk易觀智庫研究4月統計數據則顯示,該月服裝服飾行業品牌網絡廣告投放規模環比小幅下跌12.3%,其中運動服裝廠商占服裝服飾網絡廣告的比例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調,而預算多集中于世界杯和亞運會等事件,從而使得4月份服裝服飾網絡廣告規模出現了與往年相反的下跌之勢。
這意味著,體育用品企業正一面扛著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的壓力,一面又要向股東“交代”,維持利潤率和毛利率,將有限的營銷資源投放到重大體育賽事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