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淘汰紡織服裝工業落后產能企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本月上旬向社會公告了18個工業行業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共涉及企業2087家。這些企業的落后產能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關閉。
此次公布的名單中,和紡織服裝工業有關的行業包括印染行業和化纖行業,且兩者都是涉及企業數量較多的行業之一。其中,印染企業201家,化纖企業25家。
此次政府對淘汰落后產能采取的力度很大,措施堪稱“鐵腕”。不僅悉數公布了附有2087家企業名稱、淘汰生產線(設備)型號及數量、產能的詳細大名單,還對未按規定限期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有非常嚴厲的處置措施。
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按照國務院相關文件的要求,對未按規定限期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吊銷排污許可證,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審批和核準新的投資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予批準新增用地,相關管理部門不予辦理生產許可,已頒發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的要依法撤回。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在采訪中表示,過去的2009年,中國經濟實現了一個漂亮的V字型反轉曲線,保增長成績可喜;而今年的經濟重點是調結構,也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化到紡織服裝領域,涉及兩個重點行業–––印染和化纖。
淘汰落后產能也是《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的明確目標。對于印染和化纖行業,規劃特別要求,到2011年,要淘汰75億米高能耗、高水耗、技術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淘汰230萬噸化纖落后產能,加速淘汰棉紡、毛紡落后產能。
對于此次調整在涉及行業中的困難,孫淮濱坦言:“總體來說,化纖行業完成的難度可能會大一些,因為今年化纖行業比較好,整體不錯;印染則相對容易一些,因為有地方政府的推動,再加上企業自身的要求。”
孫淮濱同時強調:“長痛不如短痛,該解決的還是要解決,市場好并不意味著永遠好,有些需要淘汰的,可以借這個機會淘汰掉,要將眼光放得更長遠。”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工信息部公告的紡織行業企業所在地區分布來看,淘汰任務較重、涉及企業數量較多的地區集中在浙江、江蘇、廣東等紡織服裝產業發達地區,而非人們傳統意識中的中西部地區。對此,孫淮濱表示:“從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分布區域布局來說,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這是產業最密集的地方,有很多產業集群。而產業集群里有不少是中小企業,他們的設備、技術水準等相對要低一些。”{page_break}
“還有一點更為重要,中西部和東部沿海地區不一樣,中西部目前要推動當地工業化的問題,要把加工制造業和勞動力就業結合起來;而沿海地區則要提升,往產業鏈的高端發展,專注研發、設計、品牌和渠道。所以,東部沿海和中西部的調整重點不一樣。之所以把東部沿海地區作為淘汰落后產能的重點,也是從整個地區產業提升的角度考慮的。”孫淮濱補充道。
在鐵腕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還有一點需要重視,那就是政府出臺相應的配套支持政策也很關鍵。
孫淮濱說道:“以印染業為例,它在整個產業鏈中處于中間的一環,連接產業的上游和下游,是非常關鍵的行業,技術含量比較高。因此,希望政府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能給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印染行業真正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提升全行業的科技水平。
還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崗位流失和勞動力再就業問題,這也需要政府給予相應政策的扶持。
“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協會在積極擁護的同時,更要充分發揮一邊連接政府一邊連接企業的橋梁作用,積極為所涉及到的企業提供技術改造等方面的咨詢和服務;在制定‘十二五’行業發展規劃綱要時,對這些企業在發展方向上要有一個引導,特別是在技術改造上要給他們提供有益的指導。”孫淮濱最后談到了行業協會日后的工作重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