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夕”2010秋冬新品發布會舉行
2010年8月27日晚,“怡夕”2010秋冬新品發布會在廣州一座僻靜的小劇場內以中國古典戲劇的形式上演,名為“玉茗館”,取自明代大曲家湯顯祖之書齋“玉茗堂”。
這里記載著一個懷舊者的幻想或心理活動,對應著是時空的劇變和蒼茫,沿用著中國美學的正典路數以求成為一個單獨的、個體的生命,成為她自己、成為空(空指成為一個可以被重新灌注意義的審美對象)。
身在其中,觀眾是否感受到某種意義的存在?請什么也不點破,它將是一個可以不斷講述下去的“天方夜譚”嗎?
運用內心幻想的手法,單純而內在,體驗一種秩序感,一種藝術的規格。不允許一個人無畏的消耗自身能量,去造成表達的極度膨脹。
抽離了沉重,去掉了現實的外殼,勾勒出一種生命本身的脆弱,靜謐與夢想。以輕盈的姿態,似乎隨時會飛到另一個空間去。這也許可以歸結為,人的意識里,都有一件柔美的衣服,這道出了一個靈魂的秘密住址,找到了她就產生了一種相對恒定的心靈狀態。衣服委婉的將自身經歷與秘密對你講述。物象廖廖而視野遼闊,似乎有一種歷史感,類似乎一種史詩的片段感,顯出了非比尋常的綜合性。
與之相應的是,心靈獲得了自由,其面目及品格上所呈現出來的輕逸之感。意大利杰出作家卡爾維諾在《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里的闡釋,激起了非同尋常的反響。卡爾維諾視輕逸為藝術最高不朽的美妙品質。他說寫作就是致力于減少沉重感。此外,在他的眼中,東歐作家米蘭.昆德拉就是一位追求輕逸的騎士。
衣服可以是童話,童話正像一顆水晶石,從現實的內部透視出神奇的光芒。如果說六七十年代的中國,由于受到意識形態高壓而格外具有重的精神形態,那么80’末期及90’使得這種形態裂變為一種“輕”。與自我膨脹相對應的是一種自我的收縮。晶體般內在純凈的創作形態,在廖廖不多的表述里得到無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