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倒逼出服裝口企業轉型升級
“酒店服務員招聘廣告一貼出來,兩天內就招到9名員工,而工廠招工時,一個多月過去了也招不到這個數。”同時經營酒店和羽絨服制造的廣州文華羽絨制品有限公司(下稱“文華羽絨”)副總經理林夏南現在一提到招工這個事,就有些無奈。
每年7~9月,是中國制造企業出口高峰期,現在已過了出口訂單生產的忙碌期,但許多工廠依然處于嚴重缺工的狀態。林夏南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文華羽絨高峰時曾有約3000名工人,但目前只剩下1000多名。金融危機時,因訂單生產不飽和,一些工人嫌工資低紛紛辭職轉向其他行業。如今國外訂單持續回暖,工資也有明顯提高,但制衣企業依然很難招到工人,很多訂單都不敢接。
廣東明朗生活用品制造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朗也表示,目前該企業出口訂單增長超過40%,加上正在著手拓展內銷市場,工人缺口在一半左右,現正與重慶、廣西等地多所技術學校簽協議,等明年7月大、中專學生畢業后,用工緊張問題有望得到緩解。他很后悔,前幾個月,珠三角地區的許多工廠到廣州及其周邊城市的技術學校搶畢業生時,他慢了一步。
今年來,服裝、鞋子以及家居產品等的出口訂單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國內消費也持續增長,但用工缺乏的問題難以緩解,對此,一些業內人士分析,現在正處于新舊兩代農民工交替時期,在新一代農民工中有不少是獨生子女,在敬業精神和生產效率等方面不如上輩,而且很多年輕人不喜歡工廠枯燥的生活,紛紛轉向服務業,這些都是造成缺工的原因。
因缺工嚴重,不少制造企業只能上調工資留住熟練工人。據本報記者調查,今年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普遍將工資上調20%~30%,一些企業甚至上調了50%左右。珠三角地區目前熟練普通工人的月薪約為2000元,技術工人在3000元左右。
林夏南談到,缺工和工人工資上漲對出口代工企業沖擊特別大,因此在調整經營策略?,F在,林夏南到廣交會上參展,從之前對訂單來者不拒變成了精挑細選外國品牌商和百貨公司客戶,堅決不接中間商的訂單,而且逐漸退出沃爾瑪這類大批量采購客戶的生產體系。
“一旦延誤生產時間,就要從海運改成空運,不僅是一點利潤都沒有,甚至有可能把衣服的生產成本都搭進去,”林夏南說,“沃爾瑪等采購客戶的訂單量雖然大,但將價格壓得很低,附加條款也較苛刻,這類訂單不大適合我們當下的生產情況。因招工難度加大,我們不會擴大生產規模,而是越來越精耕細作,通過不斷提升生產水平轉向Juicy Couture、Max Mara等國際中高端品牌,這些品牌服裝訂單給代工企業的利潤相對較高。”
為了掌握定價權來消化上漲的勞動力成本,文華羽絨還開始打造內銷自主品牌。林夏南稱,目前自主品牌占公司總銷售額還不足10%,未來兩年將提高到30%左右。
因缺工勞動力成本上漲,陳朗也在加快轉型升級。他為了產品的商標設計三番四次修改,希望通過從產品到商標整體的時尚設計在廣交會上抓住客戶的眼球,從代工逐漸到自主品牌出口,同時也在拓展國內品牌市場。
不僅是珠三角地區目前嚴重缺工,長三角及環渤海地區的情況也不樂觀。經營環境的變化,推動著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的調整。青島金田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遲冰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山東工廠的工人主要來自當地,相對穩定,缺工情況比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區稍好些,但仍然受到了一些影響。今年以來,不少從韓國轉移到山東的玩具、紡織品企業紛紛關閉,與缺工及勞動力成本上漲有很大關系。
“今年以來,我們的工人工資上漲了30%~50%,比起匯率,受勞動力成本影響更大,目前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勞動力成本比我們要便宜,而且工人也充足,生產配套在未來幾年也會跟上來,我們有些客戶表示準備將一些訂單轉移到那邊生產?,F在,我們只能朝高附加值、設計好的產品方向努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