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革命中山裝替代長袍馬褂
報道,辛亥革命的到來,令千百年來束縛國人的服飾等級制度悄然倒塌,服飾新潮噴涌而出。中國服飾開始向著自由、多元的方向發展。
“這個又不是官服又不是便服,我做了這么多年裁縫都沒見過。”電影中,孫中山先生讓裁縫按照自己的圖紙做衣服,在中國人衣櫥中舉足輕重的中山裝就此誕生。
孫中山設計服裝靈感來源何處?四個衣兜、三顆袖口到底代表什么?當時的老百姓又是如何趕時髦的?北京服裝學院服裝史教授袁仄先生為您一一講述。
袁仄:孫中山先生作為的陸海軍的大元帥穿的那種元帥制服,他一直希望能夠尋找一種既輕盈又莊嚴的,有中國特色的服裝。他跟有關的裁縫一起研制出了中山裝。八字領。四個口袋,上面的口袋呢,有一個蓋蓋。老百姓呢把中山服賦予了很多想象,說這是尊重知識。
四個口袋也賦予了禮義廉恥的含義。袖口的三顆扣子稱之為三權分立,前面的五個扣子是五個共和。我覺得這是老百姓附會的一種良好的愿望。肯定是跟最初的設計者,從功能來說,并不是這樣。在1930年以后,國民黨為推廣中山裝發布過文,希望國民黨人都穿。所以早期在國民政府里,通常是高官要員穿中山裝多一點。
中山裝曾被稱為中國的“國服”,它的創制成了近代中國服飾史上的一大變革。實際上,這種融匯了中西方服飾特點的概念并不是孫中山首創。1912年,民國政府頒布了中國歷史上有關服裝的一項重要法令,這個法令在中國服裝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袁仄:民國元年,也就是1912年,北京的民國政府頒布了中國歷史上服裝方面的一個重要的法令,叫《服制》。這部法令首次把西洋的服裝作為官方的禮服引入到中國。它的大禮服確定了英國愛德華式的禮貌、燕尾服,完全是西式的。它的小禮服呢,是包括西裝和長袍馬褂這兩種。1929年的時候,南京國民政府又重新頒布了新的《服制法令》,取消了完全英式的燕尾服、大禮帽。
西式服裝可以堂而皇之地穿戴,過去曾表示權力和地位的舊式官服、戎裝成了文物,從歐美或經日本傳來的“文明新裝”在達官貴族中風靡一時……而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那時的洋裝離他們的生活,還有些距離。{page_break}
袁仄:民國之后,西裝革履主要是大城市的、留洋的人士、官吏、政府等穿著。民間的長者一般依舊是長袍馬褂。30年代以后40年代基本上馬褂退出歷史舞臺。長袍和長衫還依舊是知識分子主要的穿著。下層人士還是穿短褂,像《駱駝祥子》里面一些樣。這種衣服在民國后期逐漸演變成我們穿著的唐裝的模式。
民國時期的服飾在中國服裝歷史上開創了一個非常好的范例,創造了這樣一種獨特的服裝形態。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服裝整個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創造了中國歷史上非常漂亮的服飾形態,男裝有中山裝,女裝有旗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