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角度分析帶子
在時尚圈,一條帶子屬于比較下游的產品。它本身并不具備手包、衣裙、褲子一般的多變性,又沒有錢包、鞋子那樣對材質極高的要求。但是其本身作為飾品,卻有千變萬化的可能性。
一件精致的手包如果配上一條帶子,則變成了適合各種高檔場合的裝上流利器,并且被冠以了一個更上流的名字:晚裝包。當然,窮學生們的手提袋,如果被加上了兩條帶子,就變成了雙肩包,釋放了他們的雙手。如果說這些都是小打小鬧,那么皮帶、腰帶,則是收緊人們的欲望之利器——它總是在無情地提醒,肚子又大了,又該減肥了。一塊懷表,加上帶子,就成了今天的手表。再說得遠一點,馬鞭、流蘇、網點,則都是由基本形態的帶子變化而成,卻也隱喻著人們對無聊生活的厭惡,對虛榮浮華光怪陸離的向往。
所以,發揮一下想象,一條帶子在時尚的世界里到底有多少種可能性?其實不管最終帶子能變化出多少東西,它則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的,時尚就是這樣,管你如何千變萬化,本質也許就是一條無聊的帶子。
釋放、掙脫、欲望
倫敦,2006年,《懺悔之旅》演唱會。舞臺前段一顆巨大的銀白色閃亮大球一分為二,迪斯科女王Donna Summer的經典歌曲 《I Feel Love》 和《Future Lovers》被混音到了一起,麥當娜閃亮登場。她身穿第一套緊身黑色馴馬裝,一手拿著麥克風,另外一手拿的是——一條皮鞭。
皮鞭,則是帶子在時尚里的終極演化形態——它本身不具備任何鞭打、訓斥的功能,穿越到時尚的領域里,就只有裝飾點綴之名了。而它在麥當娜的《懺悔之旅》的含義,則是征服和欲望——在演唱會第二段,扔開馬鞭的麥當娜則雙手雙腳如同耶穌般被銬在大型十字架上,背后還散射如太陽光芒般壯麗背景,此舉受到羅馬天主教及俄羅斯東正教等宗教團體抨擊為褻瀆神明,所以說,在時尚里,帶子也是被賦予了掙脫和釋放的含義。
最讓人信服的,則是不知道哪個設計師靈感一現,給手包配上了一條帶子,讓穿著者的雙手解放出來。這其中的意義不亞于Coco Chanel把女性從裙擺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但是遺憾的是,對于這一段時尚歷史,并未有人考究和記載——這也告訴我們,時尚永遠都是這么勢利眼,他們只對Coco Chanel這種與名流來往密切的美麗女子感興趣。
流蘇,多條帶子的組合形式,也是具備這樣的含義。將一把帶子彎曲,形成一把穗子,掛在一根懸著的繩子上面,做成流蘇。它本身有了帶子的任性,又溫柔委婉,點綴著時尚圈里的寂寞女人們。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的女主人叫白流蘇,一個離婚的中國美女;影片《沉睡谷》的女主角也叫Katrina Van Tas-sel(Tassel,意譯為流蘇),是一個行動不便的年輕漂亮女子。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由校長、院系領導或嘉賓將學位獲得者位于右前側的流蘇隨帽檐移至左側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狀,流蘇由右而左這一撥弄,表明這個學生已經可以掙脫師門,走出教室了?
束縛與壓抑
帶在服飾中屬于飾品類,但實際上,它的誕生的目的是出于其功能性。最著名的帶子則是領帶了。傳說領帶來自于英國那些刻薄的婦女們。在中世紀,英國人進食不用刀叉,而是直接手抓大肉往嘴里送。那時候也沒有什么刮胡子之類的說法,所以男人們則是弄臟了胡子就用衣袖去擦。這些嘴碎又懶惰的英國婦女們為了省去洗衣麻煩,就在衣領下掛一塊布,久而久之就變成了領帶。
當然也有說法說這條帶子是來自于法國,當時人們都模仿羅馬軍裝的穿衣形式,在蕾絲滾邊的領口處以簡單的小繩結作為裝飾,之后慢慢變寬,到1930年,就演變成了今天領帶的樣子。這種頗有社會符號的時裝產品的風行完全束縛了人們。雖然說是進步,卻也有點束縛人們的行為之意義,而有意思的還是皮帶以及腰帶。
在中國,早年間古人都愛瀟灑不羈,服裝也都是如同仙風道骨一般的飄逸,所以服飾上基本沒有紐扣。但是這些保守的人們又怕平時太飄逸了搞不好露個點什么的,有傷風化,于是,他們在衣襟處縫個細小的布帶——這可能是“帶子”在服飾方面最早的應用。
在此功能之上,古人又為了不使飄逸閑散的衣服散開,在腰部上系一根大帶,好了,這就是中國早期的“腰帶”。久而久之,這腰帶便成為了服飾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無論是官服、便服,都需要有腰帶的點綴——這無疑是在提醒我們那些服裝設計師,時裝的本質還是其功能性,為的是遮蔽身體。但是,好面子的人把這種發展變成了一種必備的潮流,所以,追求時尚看來是全人類的通病。
歐陽修在《歸田錄》里描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宋太宗半夜召見陶谷。陶谷連夜趕來,見到宋太宗站在房間里,遲遲不肯進門見主。宋太宗好半天才意識到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束帶的緣故,立即吩咐下人取來袍帶,匆忙系上。而陶谷看見宋太宗系了袍帶,才舒一口長氣,邁進寢宮,與主論事。
這么說回來,帶,則在中國服飾中被冠以了束縛之含義。它的誕生本身是出于對服裝的束縛,然后又進化成了對人性的束縛。
最有意思的還是背帶褲。這種叫做rompers的褲子起源于西方,西褲中的背帶褲用兩根寬帶相連,大多作為男女童裝穿著,但是最近也有一些還在裝清純的女青年把它作為日常便服穿著。
有趣的是,這種被安上了“帶子”的褲子,則完全與性感無關,它們為了給褲子添加更完美的功能性,卻掩蓋了女性的身體曲線,給穿著者們傳遞了一個可愛、天真,甚至有點殘弱的形象。這種有著“束縛”和“包裹”語言的服裝完全由兩根帶子交織而成——但是時尚是殘酷的,它要求表達,要求自由,提倡自信和裸露。這也是為什么背帶褲在時裝界永遠不是主流——縱觀這幾年下來的流行趨勢,高端品牌和奢侈品,甚至有一點名氣的設計師,都不會以背帶褲為模板設計款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