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鳥借擴張之名投資地產 再融資15億擴店
6月1日,報喜鳥增發方案獲得證監會核準。公司擬向A股市場公開增發1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5億元。與前幾次募資目的一樣,這次公司募集資金的用途依然是營銷網絡建設,主要用于購置店鋪。
而縱觀報喜鳥上市以來的資本運作,可以說不是在購置新店就是在去購置新店的路上。
自2007年8月上市以來,公司先后實施了兩次增發,并發行了一次公司債。加上2007年的首發上市融資,公司4次累計募集資金31.83億元。
公司不斷從資本市場“伸手要錢”,主要就是為了店面擴張。資料顯示,2011年公司新開店鋪212家,比上一年增加24.7%,在男裝品牌上市公司中擴張速度最快。
公司利用店面擴張提高銷售額本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分析發現,公司卻有借店面擴張投資房地產的嫌疑。這從公司多次出租新購店面的行為中就能反映出來。
此外,外延式的快速擴張方式還給公司帶來不少問題。不斷融資擴張店面,并沒有在短期內產生效益,公司資產報酬率一直處于行業內較低水平。其次,公司旗下新品牌的知名度一直未能打響,對公司業績貢獻寥寥。
暗度陳倉投資地產
報喜鳥自2007年8月上市,當時募集資金3.02億元。
上市后的五年中,公司又進行了兩次增發和一次公司債發行:2010定向增發募資7.81億元,2011年發行公司債募資6億元,2012年又將再融資15億元。
至此,公司上市后的融資金額共計有31.83億元,所獲融資金額是2007年上市后總資產的4倍。這意味著,公司平均一年多時間,就要求投資者再重購一次“報喜鳥”。
令人驚奇的是,公司每一次融資的募投項目都驚人地一致,即營銷網絡建設。
公司宣稱,其融資擴張店面,是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證公司業績不斷增長,比競爭對手發展更快,從而為投資者創造持續豐厚的回報。
但實際上,公司融資后擴張的店鋪,其經營目的多數發生“變質”,部分店鋪已經被其拿來出租。
公司公告顯示,2007年公司首發上市,共募集資金3.02億元,其中1億元用于公司購店擴張項目,公司擬在6個城市中新建6家旗艦店。但是這一項目的最終實施效果卻大打折扣,很多店面都被報喜鳥出租,轉做他用。
如在成都,公司以1352萬元的價格購買了該市武侯區店鋪,但該店鋪只有主要門面用于報喜鳥直營店,其余店面皆出租給第三方。
另外,在保定市總督署西路片區、蘭州市城關區公司計劃投資2440萬元,但在店鋪購置后以“商圈尚不成熟、經營狀況不完全符合預期”為由將店鋪出租給第三方。
此外,在九江市潯陽路,公司出資1971萬元以拍賣方式獲得一座13層樓建筑,公司僅將1~2層用作直營店,3~13層則用于出租。
2010年公司再次獲得募集資金凈額7.81億元,并全部用于營銷網絡建設。其中實際購置店鋪43家,部分店鋪再度被出租。
例如公司購買的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古蘭泰商業街商鋪,原計劃直營店使用兩層樓,但最終將第二層樓出租給第三方。
這不得不令我們懷疑公司在打著購置店鋪的幌子投資房地產。
新購店鋪頻現選址問題
公司迅速擴張的同時,未能考慮選址問題。很多店鋪因為選址不當,導致開業時間推遲。
公司解釋稱,受經濟危機影響,公司店鋪的出租或變動行為是為了獲得最大收益。但因拆遷、商圈不成熟等問題而出租的店鋪恐怕與經濟危機并無太大關系。
公司此前曾在盤錦市興隆臺區、合肥市宿州,合計投資4761萬元購置直營店,但在購置協議簽署后才得知當地要實施拆遷,不得不閉店停業或是出租給第三方。
對此,國金證券服裝行業分析師張斌表示,店鋪擴張速度過快會給企業帶來選址質量下降的風險。此外,經營風險也不可小視,如今品牌服裝市場競爭已相當激烈,空白地域多、同行競爭少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很難通過簡單擴張就實現盈利。
在上述一系列募投項目實施后,公司的開店擴張計劃已部分實現,但不可否認,公司仍難以規避其選址質量下降的問題。
資產運營效益低于同行
受行業景氣程度上升影響,公司近年來凈利潤快速增長,但不容忽略的事實是,公司資產運營效益卻比同行業公司低很多。
公司的資產運營效益由資產報酬率體現。該指標是企業一定時期內息稅前利潤與資產平均總額的比率。它能發映出企業管理者運用各種來源資金賺取報酬的能力。
將報喜鳥資產報酬率與同為男裝行業新勢品牌的七匹狼、九牧王、希努爾及香港上市的中國利郎進行對比,公司近3年的表現均落后于七匹狼、九牧王和中國利郎,僅領先于希努爾,報喜鳥2011年的資產報酬率比后者高出2.3個百分點。
假設報喜鳥2012年凈利潤依然維持去年50%的高速增長,在2012年實施了15億元的資本擴張下,公司總資產報酬率也難有亮麗回轉,且還要創出9.8%的新低。
報喜鳥除努力融資外還極力幫助子公司貸款。截至2012年4月,報喜鳥已分別為上海寶鳥服飾有限公司、上海歐爵、上海比路特、上海迪睿和上海美格服飾提供貸款擔保共計3.7億元。如果加上這筆資金,公司的資產報酬率會更低。
新品牌投入產出比太低
除上述問題外,公司近些年來重金打造的的新品牌所創造的效益寥寥。
公司上市以來一直主打兩個品牌,報喜鳥和旗下意大利品牌圣捷羅。目前,報喜鳥的店鋪由2008年的637家增至2011年821家,圣捷羅的店鋪由45家增至247家,后者店鋪3年增長了4.5倍。
公司近年來一直投入大筆資金用于打造圣捷羅的知名度。該品牌自2008年就已開始進入市場,報喜鳥曾連續4年將營收的17%投入到該品牌的推廣當中,以提高該品牌的知名度。
但經過4年的精心培養,圣捷羅在去年才為公司帶來4萬元的凈利潤,這與公司此前的投資顯然存在巨大差距。
對此,中國服裝品牌研究中心總編高麗認為,國內廠商代理的服裝品牌,如果能得到國外著名設計師設計,且獲得時尚媒體的熱捧,有可能在兩年的時間里就使該品牌達到較好知名度。言外之意,圣捷羅品牌的打造并不成功。
此外,記者登錄圣捷羅官網時還發現,公司2012年春夏新款男裝展示頁面一直處于空白狀態,而2011年秋冬款服裝也寥寥無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