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文化元素的另類服飾設計
雖然另類服飾的發展依然游離于主流社會和思想意識的邊緣,但是它依舊是文化發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且多元化和類型化的特點愈發鮮明。另類服飾的設計不斷汲取各種元素,同時細分程度越來越高。在如今科技當道,技術日新月異的變革時代,另類服飾也呈現出了在技術文明語境中的獨特魅力。
一、科技文明語境中的另類服飾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類文明踏入了現代性突飛猛進的時代。工業革命后的技術化生產,也將藝術發展帶入了革命性的歷史階段?,F代主義藝術打破傳統藝術的穩定結構和宏大敘事手法。當科技文明和大眾文化逐漸侵襲著人文精神和典雅文化的時候,藝術家們也做出了不同的反應——在現代主義藝術中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流派。其中以未來主義對工業革命帶來的工業化和新科技表現最為狂熱。機械、運動、速度一、楚漢文化與服飾楚文化是保持和發展著絢爛鮮麗的遠古傳統,以屈原為代表,他的作品構成了一個相當突出的南方文化的浪漫體系,實質上,它們是原始楚地的祭神歌舞的延續,也就是巫術文化。“漢承秦后,多因其舊”,但漢乃是形秦神楚,在意識形態的某些方面,特別是在藝術精神方面,漢文化繼承的是楚文化的精髓。
表現在服飾上,楚漢時期(公元前206—公元23年)盛行的曲裾深衣(圖1)就是其代表。
深衣是衣裳分裁后再相連,下裳共用六幅,每幅又二分,以合每年十二個月。其特點:領式一般為交領,即大襟,右衽;深衣有曲裾和直裾兩種;小口大袖;領口和袖口通常有寬緣,“衣作繡,錦作緣”腰間束絲織物大帶,流行佩玉;面料紋樣有濃郁的楚國文化風格。
二、魏晉玄學與服飾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9年),一種真正思辨、理性的“純”文藝產生了;一種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純”文藝產生了。這兩者構成了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飛躍。人們開始被內在的才情、性貌、品格、風神吸引著、感召著,以內在的思辨風神和精神狀態來體現自我,使得人和人格本身日益成為這一時期哲學和文藝的中心。以老莊學說為基礎的魏晉玄學和逐漸傳播的佛教反映在服飾上,則是文人儒士開始追求“精神、格調、和風貌”的體現,寬衣博帶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服飾風格。
由于當時魏晉玄學風靡一時,尤其文人的衣著和生活方式都不拘禮教,衣著寬博且袒胸露脯,因此衣服日趨寬博。“凡一袖之大,足斷為兩,一裙之長,可分為二。”轉相流傳,成為風俗,并影響到南朝,王公名士庶民百姓,咸以寬衫大袖為尚。一時間褒衣博帶成為魏晉世俗之尚。
都是未來主義藝術家們眼中最美好的藝術表現形式。他們嘲諷暗淡的色彩、對稱的設計以及單調的風格,認為服裝應該充滿攻擊性,充滿力量以及突出的幾何圖形。這種激進的服飾觀超越了當時的主流審美,未來主義受科技影響的服飾美學觀強調反叛、冒險和現代性。
20世紀60年代的太空風貌建立在光滑的、幾何造型的極簡主義結構上。設計師引用了合成纖維、塑料和金屬,并且依賴金屬色、熒光染料和白色來實現未來主義效果。太空風貌的設計雖然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但由于秉承了未來主義的精神,服飾設計運用的新材料、新理念標新立異,打破常規。
另類服飾設計的影響因素很多,但是在科學技術語境中的另類服飾設計所表現出的科學性、現代性和超前性,具有了更為鮮明的特點。
服裝的物理屬性發生了變化,其內涵探索也更為超前。
二、科學技術發展與另類服飾設計在科學技術語境下的另類服飾設計,運用新材質、新表現形式,以及所表達的新理念都超越了常規時尚的范疇,體現了出離傳統、高于現三、佛教與服飾佛教藝術也影響了漢服飾形制和紋樣方面。魏晉之初,至今有了很大的發展,錦緞上的花紋風格及主題也較之兩漢有了極大的不同,忍冬、蓮花、孔雀、獅子、大象乃至神像大都隨佛教而來。但這些變化并不拘泥于模式,而是互相雜糅,構成了漢民族的新的審美趣味,如天王化生文,由蓮花、佛像及天王字樣組成,屬于佛教影響與東漢傳統吉祥銘文的結合;孔雀連珠羅,亦是波斯、印度及中國文化特征相互結合而來的典型紋樣。{page_break}
除了紋樣以以外,據說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女子流行的“鵝黃妝”也與佛教的流行有關。當時全國各地寺院大興,一些女子從寺院中鎏金的佛像中受到啟發,將自己的額頭涂成黃色以增姿容。這種涂額方式逐流行開來,稱為“鵝黃”。
四、理學與服飾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儒學得到了復興,由程頤、程顥、朱熹創立的“理學”使儒學得到了真正的哲學化,并逐漸成為兩宋的主導思想。程朱理學由北宋二程(程頤、程顥)兄弟開始創立,到南宋朱熹完成,提出了“三綱五常,人義為本”、“存天理滅人欲”等觀點。
程朱理學在思想上對封建倫理綱常的強調,某種程度上束縛了人們的思想,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當時的審美和意識形態,許多藝術形式都追求空靈、含蓄、自然、平淡的意境。
如,宋瓷一掃唐之鮮艷,追求細膩凈潤、色調單純的趣味;而宋代山水畫則采用水墨淡彩,表現人與自然無間的親密交融和牧歌化的心情和思緒;在服飾風格上這一點體現得更為明顯,朝廷多次制定申飭“務從簡樸,不得奢靡”,不少學者也紛紛提倡服飾要簡潔,樸實。
實、標新立異的觀念。
首先,很多另類服飾采用了原本不屬于服飾設計領域的新材料和新技術作為表現手段。另類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標新立異的行為,反傳統、反現實,而這種出人意料的材料和設計手法已然突破了服裝傳統意義上的使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超現實主義的內涵。
2007年,胡賽·查拉楊在秋冬系列“空行者”
(Airborne)中將超過一萬五千盞LED燈用在服裝上。除了作為一條裙子,其本身也成為發光體,具有迷幻色彩。當然,另類服裝設計對技術的使用并不僅限于在服裝上裝飾LED燈這種增加視覺效果的方法。早在2000年春夏系列“負數之前”(Befor Minus Now)中,查拉楊便使用玻璃纖維材料制作了一條簡約主義的白色裙子。
這條裙子除了使用了另類的材料外,更是通過遙控,使服裝產生了猶如飛行器一般的變形效果。
整套服裝和表演過程充滿了冷靜理性的機械運動之美,另類前衛的設計和觀念讓人嘆為觀止。
在新科技的技術支持下,查拉楊進一步發揚了早期未來主義者的理想。
在現代主義充分發展和后現代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深入到文化的各個層面。20世紀30年代,在大眾文化中誕生了超級英雄人物。一類是在人類越來越多了解的地球和外太空的情況下誕生的來自高科技文明世界的超人,另一類就是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文明語境下,深受高科技其益與其害的超級英雄。鋼鐵俠、閃電俠,以及遭受伽瑪射線輻射污染的班納博士化身的綠巨人,都是人們不斷受到科技發展沖擊想象出來的具有強大超自然能力的英雄形象。這些英雄人物在流行文化中崛起,深受人們喜愛。但是在超級英雄背后又表現了一種人類被自己所創造的科技改變帶來的困惑??茖W的發展帶來文明大幅度的飛躍,但同時也面臨著機械化到機械擬人化再到人被機械化的危機。
所以,在后現代的技術文明語境和大眾流行文化沖擊下,漫畫英雄的感官效果成為了表達時代意義的重要形式。另類服飾設計中出現了重塑身體的景象。這一類型的另類設計許多都與超級英雄及人體變形有關。
結語服飾設計科技化、科技發展時尚化,用科技成果改造服裝,并和人體結合產生新的服飾觀念,是科技語境中另類服飾設計的特征。這種服裝超越了傳統的版型和變化手段,另類的造型美感和新的創作形式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階段。
五、市民文藝與浪漫主義明代(公元1279-1368年)藝術風格主要體現在市民文藝之上,并以小說戲曲為代表。雖然這種世俗文學的審美效果遠不及士大夫階層的藝術趣味純粹優雅,但這些作品“極摹人情世態之岐,備寫悲歡離合之致”,對當時被商業繁榮所侵蝕的封建社會作了栩栩如生的浮世描繪。在下層市民文藝繁榮的同時,士大夫階層中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等正統之說也涌動著一股反抗思潮。
這時的服飾風格不光是上層統治階級的風格,也有下層老百姓的風格,既傳統又浪漫。以淡雅樸素為尚,如,水田衣,它是一種以各色零碎織錦料拼合縫制成的服裝,形式袈裟,因拼篡的布形如水田而得名,料子大小形狀也不相同,形似補丁,似僧人的“百衲衣”。明朝女裝風格修長、窈窕,同樣有著變化極豐富的衣服樣式。明代女裝僅上衣下裙的花樣長短、裝飾就可以有無數花樣,如弘治年間女子衣衫僅掩至裙腰;正德年間衣衫漸大,裙褶漸多;嘉靖初期衣衫長大垂至膝下,至地面僅五寸,袖闊四尺有余,裙則短而褶少;隆慶、萬歷年間衣袖減窄,長三尺余,僅露出群兩三寸。{page_break}
六、清代文化與繁縟風格清王朝時期(公元1644-1911年),即使在前期的鼎盛繁榮中,中國文化亦日趨保守,哲學的、政治的、社會的甚至經濟上的根源促成了這一復雜的現象:清政府和人文學者總結明朝滅亡的原因以吸取經驗時認為,晚明時期開放的流動的社會秩序,道德松弛是明朝滅亡的原因;由此,保守思潮開始取代明中期以后曾經盛行的浪漫主義思潮,以等級秩序為核心的道德原則和社會規范,傳統小農經濟、壓抑商品生產、全面閉關自守成為明確的國家指導思想。
科學技術語境中的另類服飾設計藝術思潮對服飾風格的影響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 劉一諾西北大學 / 郭俊芳、武紅在當今的另類服飾設計中,能夠越來越多地發現科學技術的現象與內涵,在表現設計師創作理念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服飾設計的開發及應用進行著探索。
所屬項目:天津市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現代另類服飾發展的研究
而更易影響服飾風格的建筑、瓷器、雕塑風格,則日趨受到宮廷貴族、官僚地主、商人市民審美趣味的影響,注重技巧,注重紋飾,器物日益變得五光十色、精細艷俗,如雕塑中的石獅子有漢之拙重到六朝之飄揚再到唐之圓深,明清時期則為貓狗之馴媚,再無中華民族曾經的威武陽剛之風,層層的繁瑣裝飾,堆砌在建筑上、家具上、瓷器上、衣服上,呈現出纖細、繁縟、造作的風格。
如清代女子所穿的長袍,長袍的領托、袖端、衣裾都鑲嵌有各色邊緣,特別是在袖口內常綴接繡紋華麗的袖頭,袖頭上又以花邊、絳子等加以鑲嵌。鑲滾是清女裝重要的裝飾元素,無論滿漢,皆鑲滾有各式花邊,此風愈演愈熾,到后期有“十八鑲滾”的說法。
每個時代有什么樣的哲學就有什么樣的藝天津市藝術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現代非主流服飾設計中美學價值探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