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洽會要聞:撒拉族刺繡“艷”展廳
“這次參加青洽會,特別的高興,有許多家企業和參展商,都特別喜歡我們循化撒拉族的刺繡工藝,我們已達成了合作協議。不僅能帶動我們當地企業的發展和就業人數,還能把青海民族特色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循化縣圣駝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韓池海日董事長告訴記者。
撒拉族手工刺繡針法細膩、工藝精湛、立體感強,所繡花鳥魚蝶的形象栩栩如生,工藝能與蘇繡、湘繡媲美。撒拉族的刺繡有民間刺繡和現代刺繡兩種。民間刺繡品主要有枕頭、腰帶、針線荷包、襪底、襪后跟和鞋面,如鴛鴦戲水、魚水合歡等。現代刺繡立體感強,刺繡以牡丹、石榴、梅、蘭、竹、菊等花卉為主。目前生產的刺繡品種有82種。
展廳內,百合、富貴牡丹、秋景圖、金麥穗等撒拉族的刺繡,讓參觀者驚嘆不已!“這手真是太巧了,一針一針精細的工藝,絢麗的色彩,太漂亮了。”張女士一邊認真地看著技師們手中的刺繡一邊欣喜地說。
相關鏈接:癌癥阿姨自創刺繡技法三年半繡出名畫《鷹詠圖》
蒼鷹展翅,落于一根凌空伸展的楓樹枝上,鷹爪有力地抓著枝干,鷹眼則炯炯,鷹嘴微張,顯現出它的凌厲。這是著名畫鷹畫家張策的一幅名畫——《鷹詠圖》。如果不走近仔細觀察,根本看不出,這幅“名畫”是一針一線繡出來的。這是近日記者在革鎮堡一處農家院里見到的一幅刺繡作品。繡者于鴻今年53歲,是一位有著7年乳腺癌病史的癌癥患者。然而,她始終手不停歇,打算把一生都奉獻在她鐘愛的刺繡事業。
身患癌癥依然手工不輟
于鴻出身刺繡世家,母親是原大連服裝研究所的一位老繡工,專門為研究所繡樣品,技藝精湛。于鴻耳濡目染,6歲開始就跟著母親學習刺繡。對于刺繡的喜愛,讓于鴻對美術很感興趣。中學時,于鴻每周都去藝術館跟15中學的美術老師學畫。不過,因為家庭的原因,于鴻最終沒能走上美術藝術之路。但她始終沒有扔下這門母親親授的手藝,經常自己繡些小作品。
“不瞞你說,我以前穿的衣服都是我自己設計的,沒有和別人重樣的。”于鴻眼中閃現出自豪神氣。她拿出相冊給記者看,照片中的人物,無論從妝容還是穿著,就是年輕、漂亮、時尚的代名詞。然而,現在的于鴻與照片中人相比,判若兩人。7年前,于鴻被查出患有乳腺癌,每月一次的化療無疑是一種折磨,讓她一下衰老了許多。為了安心養病,她在革鎮堡租了一處農家院里搭的棚子,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唯一讓人覺得她與普通農婦不一樣的是炕中央擺放的刺繡架子。
刺繡時難見她手中有線
近日,記者來到于鴻的住所,她正在繡的作品是陳少梅的扇面畫《玉竹倩女》。棕黃色的底布上,用鉛筆簡單勾勒出畫面,絲線就是畫筆,在布面底布描繪出一小片竹葉。于鴻說,這是她自創的一種刺繡方法,將要刺繡的畫面勾勒在布上,不用專門把畫面完全印在布上。畫面的表現不單要靠絲線的粗細,還需要考慮不同的針法、絲線的質地和對色彩、光影的把握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一幅刺繡作品凝聚的不光是技藝,還要有一定的繪畫功底。
只見于鴻的手上下翻飛,卻很難見她手中有線。“這是一根蠶絲線,我在刺繡時,要把它分成16股,刺繡時只用其中1股。”于鴻提著一根絲線給記者介紹,一整根蠶絲線也不過頭發絲那么粗。
想找傳人共同完成長卷
《鷹詠圖》是于鴻最為得意也最下功夫的一件刺繡作品,用時三年半。每一根羽毛、每一片樹葉都凝聚著于鴻的心血。細膩的羽絨絲絲可見,伸展的翅膀透著羽毛的層次感,楓枝蒼勁有力,樹葉被風吹動,在空中搖曳,連云彩的表現也不是隨隨便便為之的。“你再早些日子來,還能看到我養的雞。”于鴻為了能更好地繡出鷹的羽毛,專門養了好幾只雞,看它們展開翅膀的樣子,撿來雞毛仔細觀察羽毛的形狀。即便并不是畫面主體的楓枝,于鴻也是精益求精,專門上山找棵形似的大樹,爬上樹干仔細觀察樹皮的構造、樹枝彎曲的角度。怎樣能把云彩的流動性表現得更好?于鴻沒少費心思,出門就抬頭看天,觀察云的流動變化。
于鴻對自己還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就是創作一幅自己的刺繡長卷。目前,她只完成了1米。她此前花了8個月的時間,繪制出了一幅16米長的紅樓夢組圖,上面亭臺樓閣、花鳥人物應有盡有。“靠我一個人完成長卷的刺繡,在我有生之年恐怕很難了。”于鴻嘆口氣說,自己現在眼睛已經花了,要戴著花鏡,每工作20分鐘就得休息一會兒,進度非常慢。她希望將自己的手藝傳授給喜歡刺繡的年輕人,和他們共同完成這幅巨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