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紡織行業要聞周報
原料市場
國內外棉價上漲
(2020年7月6-10日)
2020年7月6-10日,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2005元/噸,較前周上漲215元/噸,漲幅1.8;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63.7美分/磅,較前周上漲2.14美分/磅,漲幅3.5%;近期棉花行情帶動國際棉紗詢價氣氛出現好轉跡象,看漲預期漸強,短期內國際棉市行情有望嘗試突破65美分/磅。但需警惕當前全球風險聚集,增加市場動蕩和經濟復蘇的難度,限制棉價上漲空間。
儲備棉成交火爆企業加價激烈
隨著國內紡織內需市場的逐漸恢復,企業對中低支紗的原料需求加大。7月份儲備棉輪出開始以來,市場普遍將采購的目光鎖定在儲備棉上,參與儲備棉競買的企業加價激烈。
6月我國棉花、棉紗進口量環比增加
2020年6月我國棉花進口量9萬噸,較上月環比增加29%,較去年同期減少44%。2020年我國累計進口棉花89萬噸,同比減少25%。2019/20年度以來(2019.9-2020.6)累計進口棉花130萬噸,同比減少27%。
棉價格有所上漲,紡織品出口持續增長
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2020/21年度全國棉花預計單產同比略增,總產量約為576.5萬噸,同比減少2.4%。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國內外棉價均有所上漲。
行業走勢
2020年中國紡織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自2018年以來,紡織機械行業深入推進產業升級,在新型高效、低能耗、柔性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多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撐了行業的穩定增長。2019年以來,總體運行質效良好,2019年我國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
紡織行業發展困境:1、低檔產品同質化情況嚴重2、產品受到的外界因素影響較大
紡織行業發展前景:(1)政策環境支持是行業發展基本保障(2)下游紡織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是紡織機械行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3)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引導產業結構升級(4)全球紡織產業轉移趨勢帶來新機遇(5)紡織印染企業集中度提升帶來的需求增長
重啟2020:大灣區紡博會盛大開幕!產業鏈協同助力企業“乘風破浪”
7月15日,大灣區首個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展會——2020大灣區國際紡織服裝服飾博覽會盛大開幕。
政策法規
鄭商所發布棉花期貨、期權合約規則修訂案
鄭商所發布棉花期貨、期權合約規則修訂案的公告。經鄭商所第七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并報告中國證監會,鄭商所對棉花期貨、期權合約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鄭州商品交易所標準倉單及中轉倉單管理辦法》《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鄭州商品交易所保稅交割實施細則》棉花期貨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現將修訂案予以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相關12項國家標準和11項行業標準發布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19年第17號和第19號文件,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相關國家標準,其中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相關標準12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19年第61號公告,批準紡織行業標準55項,其中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相關11項。
上述標準均為2020年7月1日實施。
環球視野
受新冠疫情影響西非棉纖維對中國出口驟降
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西非國家棉纖維對中國出口量僅5.3萬噸,比上年度同期的10.1萬噸大幅下降48%。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費國,而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國紡織業需求放緩,構成西非產品輸華大幅下降主因。
USDA:中國棉花進口需求有望保持穩步增長
目前,新冠疫情使中國紡織生產和棉花進口需求受到明顯影響。未來,中國內地省份的棉花生產將持續下降,而新疆的擴張能力也非常有限。如果中國消費量以接近全球增長的速度增加,進口需求仍有望保持穩定增長,雖然這種增長會比較有限。
開展棉花資源合作中巴攜手推進棉種產業發展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已經與巴基斯坦木爾坦棉花所和費薩拉巴德農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了棉花抗高溫、抗旱、抗病蟲害、優質等特性的多地多環境的鑒定和種質創新,聯合發表科研論文等合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