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皮價格大幅度“跳水”
秋風瑟瑟,天氣轉涼,為度過寒冬,很多人想著挑選一件貂皮大衣,今年貂皮市場價格怎樣?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今年大慶市貂皮價格出現了大幅度“跳水”,用業內人士的話說,“一夜回到十年前”。
“價格一夜回到十年前” 消費者大呼實惠
10月8日,記者走進我市一家大型皮草銷售地,可能由于是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商場內十分冷清,少見顧客光顧。記者進入一家皮草行,舉目四望,一排排的貂皮大衣掛得整整齊齊,試衣者卻寥寥無幾。
“今年銷售行情咋樣?”記者問。女老板沉默半晌說:“還湊合吧,如果你現在拿貨,價格可以再商量?!?/p>
記者又進了幾家皮草店,發現多數店鋪少有顧客光臨,貂皮大衣的價格也普遍降低。
張先生是一家皮草行的老板,他店里的貂皮大衣價格普遍下調。他指著一件黑色貂皮短大衣說:“這件的樣式和質量都很不錯,去年賣16000元,現在13000就賣……”
一款原價15800元的短款黑色貂皮,現在只要9800元。一位銷售員說,去年冬天賣20000的,現在16000元就能買到。
“你再給我便宜500元?!币黄げ莸旯衽_前,一位女士正在討價還價?!罢娌荒鼙阋肆?,這都已經是最低價了?!笔圬泦T說,今年是貂皮最便宜的一年,每件都能便宜三四千元。
一位剛買了一件白色貂皮的女士說,這件衣服去年她就看好了,但當時價格太貴,將近20000元,現在價格降了近半,10000多點就買下了。
業內人士介紹說,最近這十年來,貂皮市場的價格幾乎是持續上漲,特別是2010年到2013年上半年,出現了持續暴漲,如今迎來的是十年來最大幅度的價格跳水。
張先生說,他店里的貨有一半是2013年價格最高時從浙江進的貨,當時正是皮價最高的時候,所以,是花了大價錢的,成本高,如果大幅度降價會虧本的。
面對銷售慘淡境況,皮草行老板們無奈地說:“價格一夜回到了十年前”。
市場價格多變 受多種內外因素影響
對于廣大皮草經營者,他們都特別懷念銷售火爆的2012年。那年,對于皮草行業來說,得用“盛夏”來形容,那年貂皮大衣價格高漲,銷量同樣高漲,店家都賺得盆滿缽滿。
對于如今的銷售低谷,很多經營者都說沒有預料到。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我市銷售的皮草主要來自國內四大皮草集散地:遼寧遼陽、浙江余姚、廣東東莞、河北肅寧。這些年,皮草市場的價格也是風云變幻。
以貂皮為例,2010年起,貂皮原料成本費一直在漲,國產貂皮的價格以每年15%速度上漲,進口貂皮的價格以每年20%的價格在上漲。
據經營業戶介紹,導致價格下跌的因素主要是過去一兩年,貂皮價格的猛漲,使價位提得太高,高利潤導致市場供應陡增,供大于求趨勢明顯。
毛皮行業近兩年的利潤比較大,引發了很多社會資本爭相投資,養殖業及終端專業市場進入盲目發展,毛皮的利潤明顯下滑。
國際市場“小冷風” 引起行業“小感冒”
作為行業的風向標,2013年12月丹麥拍賣會上,原皮拍賣價格慘淡,整體下浮25%至30%——每張咖啡貂從800元降到600元左右;每張白貂從1300元降到1100元左右。
2014年2月,丹麥的拍賣會受到業內人士高度重視,可結果卻令人失望,貂皮價格又一次大跌。
近期,國內毛皮市場價格也持續下滑,養殖效益下降,目前,部分城市黑母種貂市場價格約為每只100元,黑公種貂約為每只180元,同比分別下降56.5%和48.6%,白母種貂約為每只150元,白公種貂約為每只270元,同比分別下降55.9%和42.5%。黑貂皮收購價格約為每張120元,白貂皮收購價格約為每張200元,同比分別下降53.8%和44.4%。
據記者了解,今年開春的貂皮收購價格與2007年低谷期基本持平,而養貂成本卻較2007年時上漲了不少。
生產投入“過?!?降價格局已定
業內資深人士分析說,以往國產毛皮所加工成的成衣,主要外銷到俄羅斯、土耳其等,主要特點是價格較低,重在保暖。而在國內銷售的皮草服裝,更時裝化,采用的都是從北歐等地進口的毛皮。
在一些皮草生產集中產區,由于對外貿易中,國外的回款難度增加,一些原先以外單為主的企業調整了經營策略,減少外單甚至于完全退出外單市場,改做國內,這么做雖然利潤受到很大影響,但至少回款可以保證,這種外貿轉內銷的模式,更增加了國內原本飽和的市場的供應量。
針對國內市場的一些企業,大多寄望于單店銷售下降而整體銷量增加。同時,國內養貂的養殖戶逐年增多,盲目擴張,也是影響市場價格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貂皮價格波動 大慶市養殖業影響不大
杜爾伯特縣畜牧局畜牧站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杜爾伯特縣的養殖業,在大慶地區乃至全省都是比較發達的,但養殖戶大多以養殖狐貉產業為主,飼養貂的養殖戶很少,更沒有形成規模養殖,所以國內貂皮價格的波動對杜爾伯特縣本土養殖戶影響十分有限。
對于今年貂皮價格下跌的現象,畜牧站的工作人員分析,這可能與近些年養殖戶數量增多,導致貂皮原材料生產過剩有關。
另外,全球天氣變暖,國內貂皮銷售市場日趨飽和,都對市場有很大影響,市場就這么大,消費者需求有限,產品過盛,勢必造成價格下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