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校服為何成為劣質服裝代名詞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校服,劣質服裝代名詞?
奧巴馬夫人訪華期間與中國學生交流的畫面,在微博上就曾引發爭議。不少網友吐槽,普遍存在的丑陋校服,給人留下了非常嚴重的童年陰影。
有媒體報道稱,軍訓季結束之后,大學生軍訓服每年浪費數億。該報道中還提到,山西省社科院教授譚克儉認為:“僅今年全國就有近700萬新生入學,按每套100元計算,一年軍訓服裝要花掉數億元。然而他們只穿兩周,太浪費了。”
如果僅從標題和內容來看,這似乎的確是個嚴重的浪費問題。尤其是18大以來,全國提倡節約避免鋪張浪費的形勢下,軍訓服裝每年浪費數億的確聳人聽聞,也難怪各網媒紛紛轉載。然而事實情況真的存在浪費嗎?
軍訓服裝一次性使用真的浪費嗎?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徹底了解一下到底現在的軍訓服裝是什么東西。
2014年9月12日,新華社每日電訊發表了一篇名為《讓學子穿偽劣服裝軍訓是堂什么課?》的文章。文中提到“湖北宜昌一所高校百余名學生軍訓時,一些學生褲子襠部突然開裂,引起不少學生不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采購服裝及收取費用均合法合規,校方已責成供貨商更換質量合格的軍訓服。”
文章末尾采訪了主管學生軍訓工作的人士,他認為“軍訓服裝是社會上質量最差的群體裝,這與高校學子的社會地位、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很大反差。”
結合這兩篇時隔僅1個月的文章,基本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軍訓服裝就是一種典型的“一次性服裝”。不僅設計丑陋、穿著難受且普遍質量堪憂。
學生裝就是垃圾服裝?
事實上,中國學生的群體裝一向是劣質服裝的代名詞,例如中學生的校服質量幾乎年年爆出質量問題。今年三月份奧巴馬夫人訪華期間,在北京師大二附中與學生交流的畫面,在微博上就引發爭議。
爭論焦點在于師大二附中的學生穿著的校服過于丑陋。不少網友吐槽,這種普遍存在的丑陋校服,給人留下非常嚴重的童年陰影。
如何避免浪費?
你會認為一次性飯盒、筷子在使用后被扔掉是浪費的行為嗎?那么為什么對于本來就是“一次性”的軍訓服裝被扔掉如此詫異呢?換個角度思考,如果隨手扔掉銀筷子或者紅木的飯盒,那才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遵循以上正常邏輯,要想避免浪費的唯一辦法就是提高的軍訓服裝的質量和美感,讓學生認可這套服裝在軍訓后仍舊可以發揮余熱,可以作為日常服裝穿著。
我們先看看美國的“軍訓服裝”是什么東西?

這套運動服,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體能訓練服。服裝的制造商是著名美國運動服裝品牌new blance,其面料則采用Schoeller NanoSphere面料,這是一種采用納米科技的先進面料,具備防水、透氣、抗污等性能。很多頂級運動戶外品牌的服裝,都采用了這種面料且零售價過千。下面的問題是,這么厲害的軍訓服哪里能買到?普通人大約不會隨便扔掉這種高檔面料做的衣服,對嗎?
那么中國軍隊有沒有面料和做工俱佳的服裝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60年代,年輕人會為了一套55式將校尼軍服而打架。因為那套軍服的做工和面料遠勝當時的民用服裝,為其流血受傷是理性考慮。如果當年有人扔掉將校尼,那絕對是敗家孩子,事實上也沒人這么干。
即便現在我軍裝備07體能服也采用了透氣速干材料,舒適性與市場上的同類運動服裝相當且價格便宜,筆者買了幾件當做運動服使用。你會隨便扔掉這樣的衣服嗎?
要想避免的新聞中所說的“浪費”,唯一解決方案是為學生提供品質良好的作訓服裝。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說中國造不好服裝無疑是個笑話。
從市場的角度考慮,每年高中及大學生軍訓人數高達上千萬人,是現役軍人總量的數倍。如果進行全國性的統一招標采購,即便對于國際品牌而言,也是個具有誘惑力的市場。
從產品供應鏈的角度考慮,軍訓服裝不僅每年需求穩定,而且一經定型就無需每年改款。當年剩余庫存,次年依舊可以銷售,不存在積壓的問題。
從品牌推廣的角度來看,參與軍訓的學生是未來消費市場的中堅主力,占據這個市場對品牌而言具有戰略意義。
顯然,軍訓服裝沒有理由質量如此惡劣。造成現在這種現狀,純屬程序問題。
問題在哪?
根據《國防教育法》的規定,所有大學新生除少數身體原因不適合參加軍訓之外,都必須參與軍事訓練。然而《國防教育法》卻并未規定現有軍訓服裝的采購體系怎么設置。
教育部、總參謀部聯合下發的《全國學生軍訓工作發展規劃》就提到“中央部委屬學校學生軍訓經費由國家財政納入學校主管部門預算管理,實行綜合定額撥款;地 方所屬學校學生軍訓經費,由地方政府根據學生軍訓工作的實際予以安排。學生軍訓屬于國家行為,學生軍訓經費主要由政府來負擔”。
由此可見,軍訓費用并非全部由學生自己承擔,國家及地方財政均有補貼。而且,學生軍訓經費“主要”由政府負擔。
根據這兩份文件的精神來看,學生軍訓系國家行為,那么軍訓服裝的采購又是什么行為呢?
從各地方政府采購網站公布的情況來看,軍訓服裝采購系各高校自行決定的采購項目。這正是軍訓服裝品質惡劣的根本。因為,“各高校自行采購”不僅無法形成規模效應,采購分散也容易滋生腐敗。
要改變現狀,建立全國統一的學生軍訓服裝競標體系是必須的。只有形成規模效應,才能邀請國內甚至國際頂級品牌參與競爭,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你可以想象一下,學生會隨便扔掉穿著了僅兩周的國際名牌正品運動服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