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評價對服裝企業的影響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近日宣布,紡織服裝行業企業信用評價工作正式啟動。這標志著紡織服裝行業中小企業融資難、企業信用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低等問題將得到解決,并建立起守信和失信的獎懲機制。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是政府高度重視卻一直難以突破的老大難,我國紡織服裝企業99.4%以上都是中小企業,他們的融資難主要體現在擔保資金難,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信用體系缺失造成的,這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迫切需要得到解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表示,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目前我國正在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建立紡織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不僅為企業融資提供信用擔保及有力證據,同時也可提高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從行業來講也可形成守信踐諾的良好風尚,產生促進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杜鈺洲在接受中國商報筆者提問時坦言,當前紡織服裝業信用建設存在諸多不足,諸如虛假逃標、合同欺詐、竄貨銷售及信用缺失引發的銷售代理矛盾,都在制約整個行業的發展,是行業亟需解決的“信用危機”。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是商務部和國資委信用評價工作的第三批行業試點單位。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信用辦主任葉志民介紹,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將首先在協會會員及代管專業協會會員中開展企業信用評價工作。
企業信用評價將遵循求實客觀、企業自愿、公開透明、服務會員、扶優扶強的原則。企業信用評價將作為協會一項促進行業發展、服務會員企業的長期工作來開展,從2010年開始常年受理企業申報。杜鈺洲告訴中國商報筆者,目前已經有部分企業主動申報要求進行評估。
據杜鈺洲介紹,紡織服裝行業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是,對紡織服裝企業的金融、財務、人力資源配置、經營運行狀況、企業管理、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社會信譽等諸多因素加以客觀分析和評估,每年分兩次向社會發布評價結果,作為企業開展融資、并購等對外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考依據。“很多企業生產規模和銷售額現在都不說真話,因此我們這個信用評價體系是包括這些基本數據的。”
另外,協會也將建立行業信用信息搜集渠道和企業信用數據庫,把重點企業的信用檔案、交易伙伴信用檔案納入其中,企業可以自愿互換,只要提供自己的資料就可以進行免費查詢,對社會則可以有償開放。
同時也將建立起守信和失信的獎懲機制,對于守信企業協會將向金融機構、相關政府部門進行推薦,而對失信企業則會納入“黑名單”。
杜鈺洲說,紡織工業面向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產業鏈長,產業集群效果明顯,直接服務于千千萬萬的消費者,因此紡織服裝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和行業信用評價工作的開展,關系到企業和各方的利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