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服裝加工廠關注電子商務轉型
當江浙一帶的出口型加工企業還在為歐美訂單減少而一籌莫展的時候,義烏服裝加工廠老板樓金和一家網絡銷售公司聯合,把積壓在工廠多年的尾貨銷售一空,并獲得了很好的利潤。
這個消息在當地很快便被傳播開來,不少加工廠老板開始被同行在電子商務上的轉型業績所吸引。筆者了解到,近期在江浙以及深圳、廣東一帶的傳統加工型工廠已經開始向電子商務領域延伸。
挖掘網絡渠道
義烏商人樓金是2009年下半年才開始把工廠和網絡銷售聯系在一起的。此前,樓金的工廠給眾多歐美女裝品牌做代加工,在工廠的庫房中存放了大量的尾貨。金融危機時期,歐美需求不振,訂單減少,樓金不得不遣散部分工人。一次偶然的機會,樓金看到某知名網站的網店中,每天的服裝銷售額近20萬元。樓金開始試著和網絡公司聯系,建立網點,并讓網絡公司為其代銷產品。“一般情況下,積壓尾貨總是賠本出售的,但最后銷售的結果讓我意外,我不僅沒有賠本,還賺到了利潤。”樓金說。
并不是只有樓金發現了電子商務的好處。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珠三角地區的加工產品盈利模式的改變更加明顯。深圳商人薛聲勇不久前實現了事業上的一個重大轉變——從傳統珠寶加工商轉型為電子商務網站CEO。像許多傳統加工商一樣,十幾年前,薛聲勇把珠寶加工廠開在了制造業密集的深圳市羅湖區,羅湖區是中國珠寶加工業最集中的地區。入行十幾年來,薛聲勇的工廠已經發展成為深圳市前5名的珠寶加工廠。對薛聲勇而言,電子商務改變了工廠的盈利模式,讓他告別了低利潤的發展模式。
在中國工商聯合會發布的《2010年零售業發展關注的新趨勢》中指出:“網店”將成為零售渠道之爭的新戰場,零售渠道的“跑馬圈地”由陸地轉為空中,將呈現“網店跑馬圈地”熱。
告別低價競爭
“你在市面上看到的絕大多數珠寶品牌,我的工廠都為他們做過代加工。但做加工業,利潤非常低,甚至低到你難以想象,工廠怎么可能盈利?”這是讓薛聲勇既自豪也讓他感慨的經歷。薛聲勇告訴筆者,深圳的珠寶加工業極其發達,彼此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加工利潤只能維持在6%左右,有時候甚至連這些小小的利潤都很難保證,“做珠寶加工,只有從減少損耗著手,才能實現盈利。”
薛聲勇告訴筆者一個細節,在珠寶加工廠,員工的工作服是要被回收的,因為,工作服上粘有的貴金屬的碎屑通過焚燒衣物等方式可以被回收。加工車間的窗簾同樣可以被回收,甚至連日常垃圾也有專門的公司進行回收,就是為了從這些廢物中提取珠寶加工時損耗的貴金屬。“但背后的問題是,加工行業利潤越來越低,變成了從減少損耗中要利潤的局面。”薛聲勇說,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讓以外銷為主導的深圳珠寶加工業遭受了重大打擊。
隨后深圳出臺了若干項電子商務的扶助措施。2009年4月底,薛聲勇毅然開始了傳統商人的新一輪創業,他創建了自己的珠寶品牌歐寶麗,進軍珠寶電子商務,不再走從珠寶工廠批發下單的老路,而是將產品供應鏈縮短到了源頭工廠,開創“F2C”(從工廠到零售終端)模式,即從工廠到終端銷售,主要面向國內市場。他告訴筆者,僅僅最初8個月,他的銷售額就突破了5000萬元。
業內專家認為,在海外訂單銳減的情況下,珠寶企業們將重心由加工轉向零售,面向國內市場,“F2C”模式無疑是很好的切入點。從加工廠老板轉變為電子商務公司CEO的薛聲勇對此已經有深刻的體會。“以網絡為渠道,從工廠直達消費者,是對主流珠寶電子商務模式的優化和提升,最大的優勢是將產品供應鏈縮短到了源頭工廠,中間不存在分銷商,消費者直接從廠家購買,廠家可節省更多的費用來讓利,因此價格更低。”薛聲勇說。有業內人士透露,網絡銷售珠寶的利潤近15%,遠高于加工利潤。
政府支持“外轉內”
深圳市政府正在著力指導外銷型企業打開內銷市場。不過,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的一個專項調查顯示,“一些企業表示,國內市場營銷渠道鋪設成本高,時間長,傳統銷售終端各種費用多,企業產品轉型,出口轉內銷需要政府和商業機構讓利扶持。”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南嶺曾向筆者透露,金融危機后,深圳市政府一直都在為當地經濟尋求新的模式來擴大內銷。
薛聲勇這樣的“從廠長變CEO”的轉變無疑解決了這一問題。
羅湖區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也曾表示,在羅湖,互聯網與黃金珠寶業、商貿業、金融業等相融合,將造就許許多多的細分網站,不僅可以迅速提升產業,更重要的是,一個個虛擬空間極大地緩解了老城區發展難以為繼的窘境。
世界工廠網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發生電子商務行為的網民數量最大的是廣東省,約占中國網民瀏覽總量的18%。東部沿海地區(江蘇、浙江、山東)的網民發生電子商務行為的數量比其他城市發生電子商務行為的數量大。而在中國傳統的出口加工制造產業的聚集地浙江,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的中小企業已經超過10萬家。據浙江經濟信息委數據顯示,浙江省電子商務成交金額也突破了5000億元。
在中國工商聯合會發布的《2010年零售業發展關注的新趨勢》中,筆者看到,服裝、食品、化妝品等快銷產品都存在著網絡銷售擴大的趨勢,這些產品同時也是網購商品中增長最迅速的類別。商務部也曾提出,“‘十二五’期末,力爭網絡購物交易額占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提高到5%以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