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規材料做別出心裁服裝
古代心靈手巧的女子個個會織布,會剪裁,會做衣服。在古詩里,也常常有古代女子織布的情景。最耳熟能詳的,莫過于《射雕英雄傳》里瑛姑說的那一段:“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相對浴紅衣。”可見,織布做衣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淀。
而現在,在很多服裝設計比賽中,都會要求設計師們發揮想象力,用非常規材料來做出別出心裁的衣服——
磁帶做出“黑色妖嬈”
用光碟來做衣服其實并不少見,早在6年以前,就有刻錄光盤的代理商讓促銷員穿上用光盤制成的服裝站在店門口,用來吸引路人,達到宣傳的效果。生于70后的圣地亞設計師Sebastian Errazuriz是一位天生的行為藝術鬼才,他能把一切令人匪夷所思的東西都融入他的設計作品中。不僅是光盤,就連70、80后所風靡的磁帶里面黑色的卡帶,也被他拿來當成了做衣服的材料。用光盤做衣服,看起來十分簡單,就用扎實的尼龍線把五六十張光盤連在一起,做成了一件無袖連衣裙。當然,設計者還可以在光盤上用特殊的顏料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這樣一件“大眾化”的光盤服裝就能穿出屬于自己一個人的專有風采。
而用卡帶做成的衣服看起來卻復雜了許多。細條狀的卡帶要想做成一件不走光的衣服還真不容易!學服裝設計出身的婷婷告訴記者,她和同學們在畢業時就開展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服裝秀,其中就有用卡帶做的衣服。用卡帶做衣服,首先得集合眾人的智慧將卡帶編織出一件背心,然后再用無數條卡帶在這件背心的基礎上掛滿裝飾。本身黑色就是最好的掩飾色,再加上層出不窮地飛舞著的卡帶,模特壓根不用擔心會有走光的危險。
穿著用光盤或卡帶做出的服裝上街,毫無疑問,沒人會看不出來“你是一個音樂狂人”。
玉米皮連衣裙
香甜可口的玉米是很多時尚MM的最愛,玉米屬于粗糧,既能有飽腹感,又能調節營養均衡。過去,有很多農村家庭都會用剝下來的玉米皮生火做飯。曬干的玉米皮又脆又容易點燃,用來起火的確非常合適。后來,逐漸開始有人用玉米皮編制草鞋,受到廣大市民喜愛,尤其是那些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紅軍們,草鞋對于他們來說,早已不僅僅是一雙用以保護雙腳的行走工具,更多的是對歷史的一種追憶,是對曾經走過的艱難歲月的一種回味。而后,玉米皮做的手提包也逐漸為市民所熟悉,并受到市民的熱捧。
服裝設計師AustinScarlett在一場要求用非常規材質做衣服的比賽中,別出心裁地選擇用玉米皮做了一件衣服。這件不到膝蓋的抹胸連衣裙,全部用干枯的玉米皮制成,在胸前,以玉米皮固有的分散式形狀做出了一道漂亮的裝飾,宛若現在雪紡裙上的蕾絲花邊。整個上衣部分都用玉米皮嚴嚴實實地縫了起來,而在裙擺上,則更像是用多個玉米皮按照一定的順序系在了一起,雖然玉米的毛邊顯得雜亂無章,但更體現出了一種凌亂美。而玉米皮互相連接鏤空的地方,也起到了很好的修飾效果。
氣球時裝
日本設計師ReiHosokai設計的“氣球時裝”,每一件從造型到配色,都是那樣美輪美奐。大膽的你可以嘗試把它們穿在身上去參加Party,最亮眼的人肯定非你莫屬。
大小不一的氣球放到一起,經過日本設計師ReiHosokai的打造,那便是華麗的晚裝、婚紗和各種配飾。把這些名為“DaisyBallon”的氣球服裝和配飾組合在一起穿到身上你就可以去參加上流Party了。要是換成氫氣球,也許你就能去月球參加酒會了。這些像是被童話泡泡包圍的高級定制氣球時裝,雖然華麗,但也易破碎,估計敢穿上它的女孩子們周圍3米以內都要禁止和銳氣,要不然,萬一被戳破了,看到的就是另一番風景了……
垃圾袋打造波西米亞風
塑料袋,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最大兇手,但它的功能并不僅僅局限于裝垃圾、裝食品,實際上,早有匠心獨運的服裝設計師已經領先一步設計出用塑料袋做成的服裝。不只是塑料袋,還有我們司空見慣的一次性桌布,也都在設計師手中成了“好料”。一次性桌布,因其柔軟細膩的質地,與其他非常規材料相比,與肌膚接觸時不會讓人有刺痛感或者不舒服的感覺。而且它純白的顏色,多層疊加后會造成雪一樣潔白的視覺美感。而用塑料袋來做衣服,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五顏六色的垃圾袋,通過服裝設計師的巧手,將各種顏色搭配在一起,就成了一條五彩斑斕的波西米亞風長裙。
夏娃的樹葉衣服
用樹葉做衣服?創始人是誰?毫無疑問,最開始用樹葉做衣服的,恐怕要追溯到亞當和夏娃的那個時代了。
其實要是細究起來,用樹葉做衣服,它的好處還真不少。首先,樹葉是最天然的材料,人們不用擔心這樣的“衣服”會有質量問題,肯定不是含有黑心棉等有毒物質的材料,對皮膚肯定沒有任何傷害。第二,回收程序非常簡單。用樹葉做成的衣服,穿“舊”了、穿“膩”了,不用放在衣柜里占地方,直接扔到花壇里,又變成了大樹的養分,處理起來絕對“綠色環保”。而我們現在穿在身上的衣服,處理起來非常麻煩,有些甚至很難降解,污染環境。第三,成本低。手巧的MM自己在家就能動手為自己做衣服,想做幾件都行!
其實,并不會真正有人回歸上帝創造世界之初,普遍穿上用樹葉做成的衣服,更多的是用來提倡一種環保觀念,呼吁人們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保護綠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