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面對反傾銷百家知名鞋企老板出招
昨天(8日)下午,溫州康奈、溫州多爾康、深圳百麗、東莞跨日、臺灣虹大鞋業等近百家知名鞋企老板聚首東莞厚街鎮,針對近期出現的中國鞋類產品遭遇的不公平待遇,緊急磋商應對策略。
中國鞋遭遇野蠻“反傾銷”
從2005年1月1日起,中國鞋產品的出口配額將被取消,歐盟內部正在醞釀采取貿易救濟措施以保護歐盟內的制鞋企業,以意大利為主的歐洲國家,在今年秋季已經對原產地在中國的鞋類發起貿易救濟措施調查,其中還有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等歐盟國家參與。此外,俄羅斯、美國等世界鞋類消費大國也都向中國鞋亮起了“紅燈”。
關鍵在于量身打造自已的品牌
據統計,目前國內制鞋企業有2萬多家,市場競爭之激烈已經達到白熱化程度。康奈副總裁周津淼無奈地表示,“中國鞋業市場內戰競爭激烈,使得彼此之間往往要在如何加班加點降低成本上動腦筋,而往往忽略了培養一雙鞋子最為關鍵的產品核心競爭力。中國鞋走向國際市場,更需要的是鍛造出自主品牌。”
中國人要做親善使者不做“搶飯碗者”
此次西班牙發生溫州鞋被焚燒的過激事件,多少讓在海外闖蕩的中國鞋佬們揪了一把心。許多企業的負責人在座談會上發出了國際公關不好做的感嘆。
對此,有企業代表表示,在與國際同行打交道的過程中,不僅要有過硬的產品,在營銷策略上也需要做調整。周津淼舉例說:“中國鞋近來不斷遭遇不公平待遇,這其中也要學習一些外國產品進入中國采取的策略,如奔馳每年都會舉行無償捐助100名大學生的善舉,就深得人心。這種友好形象的建立,能夠讓進口國感到企業的友善。換言之,中國鞋要崛起,也是一種友善的崛起,而不是咄咄逼人的‘搶飯碗者’。”
China鞋不妨變身“歐洲制造”
臺灣虹大鞋業公司董事長陳勉吾分析,隨著歐元的升值、歐盟生產成本的居高不下、歐盟消費者青睞價廉物美的亞洲鞋的消費傾向不改變,此次針對原產地在中國的鞋類發起的貿易救濟措施調查成立,并最終對中國鞋實施反傾銷政策的可能性就極大。盡管目前有部分中國鞋轉移到澳門、越南等地出口,但同樣要面對被抽查的風險。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