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阿迪達斯要把生產投放到世界各地
昨日,針對本報關于《阿迪達斯撤離中國》的報道,阿迪達斯大中華區回應稱中國將繼續成為其最重要的生產地,產量的絕對數值不會下降,但同時也表示,“也許以后”,中國制造的百分比會有下降。
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對于像阿迪達斯這樣專注于設計領域,制造環節則全球尋找代工的跨國運動服飾品牌商而言,成本與收益的平衡促使其向更低廉的地區轉移生產是其最好的選擇,但對于處于這種商業模式最末端的代工企業而言,卻是致命的打擊。
“中國仍是最重要生產地”
雖然阿迪達斯大中華區總部在給記者的郵件回復中稱,“中國將會繼續成為我們最重要的生產地。阿迪達斯中國制造仍然會保持一個很高的水平。”但阿迪達斯方面也承認,“已經準備把產品生產投放到全世界各地去。比如俄羅斯、西歐、亞洲的其它國家,像柬埔寨,這些國家的生產量都會提高。”
據阿迪達斯方面介紹,其產品中50%是中國制造,全國有264家工廠,工作人員達30萬人。據此分析,如果阿迪達斯的訂單轉向其它地區的話,這30萬人中至少部分人的生計將成為問題。
今年1月,位于東莞的一家阿迪達斯代工廠人去樓空、大門緊鎖。直到媒體曝光后,公眾才知道這家企業的名字叫作“常登鞋業”。據了解,這家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占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有員工近4000人。
AMT服裝行業高級顧問葛星告訴記者,阿迪達斯、耐克等體育品牌多半都是品牌運作模式,本身專注設計領域,自己沒有生產工廠,即全球設計、全球尋找代工企業、全球銷售。
代工廠成最薄弱環節
在廣東,主要為阿迪達斯等大品牌貼牌生產運動鞋的萬邦鞋業,當年因為成本壓力將生產線從廣州遷到了清遠。記者昨日嘗試聯系萬邦鞋業新聞發言人,曾是“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秘書長的郭煒文。在了解記者采訪意圖后,其助理告訴記者郭不在公司,截至記者發稿,萬邦鞋業并沒有給予回復。
“代工企業的處境很微妙,關鍵要看與被代工品牌之間的議價能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國際知名運動品牌代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己的企業也在廣東,合作方曾要求他們到印度共同投資建廠。但在考察了印度的資源后,他發現配套設施不足、工人工作時間等因素導致產能無法達到要求,致其成本上升,所以現在也只是持觀望態度。
廣東省鞋廠商會副秘書長楊葉林表示,中國制鞋業的綜合競爭優勢仍然是其它國家難以匹比的。不過他同時指出,像阿迪達斯這樣的大公司有自己的優勢,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建廠,許多配套設施可以自己建。
配套產業受轉移沖擊
有長期研究服裝鞋企管理模式的專家告訴記者,其實近年來阿迪等跨國品牌均在減少在華生產的比例,主要是生產成本壓力的上升。據其介紹,裕元在國內東莞等地設了很多工廠,就是專門為阿迪等做代工,近年來也都開始向東南亞轉移,留在國內的也從沿海向內陸轉移。
據蘇州某服裝貿易公司總經理利華(化名)介紹“現在很多加工廠只有靠不斷轉移廠區,轉移到原材料更豐富、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區域才能得以生存。”利華表示阿迪代工廠對他們的尾單直供數量已經減少,總代理商的拿價也有所提高。
耐克也要求中國一些制鞋化工企業把生產基地遷往印度。據悉,給這些品牌做代工的企業都具有一定規模和資質要求。
“如果阿迪等企業大規模減少生產線,對于代工和配套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這些企業中很多是難以獨立生存的,僅僅是工藝流程中的一部分,靠著阿迪等這些企業的訂單生存,訂單外轉后,這些企業的壓力陡增。”
■鏈接
鞋業代工利潤微薄
中國鞋業給外國品牌代工利潤都比較微薄。華堅集團主要貼牌生產中高檔女鞋,一雙出口價在14美元左右,但也只能從中賺1~2美元。而中國對全球出口鞋類產品整體平均單價不足3美元,很多加工企業的利潤只有5%左右。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