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吃飯”真能引導服裝業?
時序已過清明,但北京的春天仍頻現“倒春寒”,今年的春裝怕是銷售時間很短了。引用中國服裝銷售量更是同比下降了16.49%。
不管是賣羽絨服的還是賣時裝的,不少身家過億的時尚風潮就是對物流配送的一大挑戰,而根據快速波動的氣溫組織精準對位的貨源再發放到各地門店中,更是挑戰的升級。“靠天吃飯”,模糊發貨,只能如此了嗎?
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謝青的話給了我們破解這一難題的參考。他在與設計師聊天時說起,在某些先行一步的品牌企業如海瀾之家,其散布在全國各地的約3000家門店每家每天都要填寫一個關于當地天氣、氣溫、來店顧客穿衣狀況的簡單調查表,在當天下班時發回企業總部。這樣,總部對于各地的天氣情況都有掌控,對于各門店的具體發貨安排也就有的放矢了。
只需一個簡單的終端錄入、傳輸和集成的信息化系統,企業不僅將發貨控制在了最大精確值,更有了一年一年積累的天氣資料,這對于來年的備貨發貨、指導生產都有極大的參考價值。試想,即便花錢買氣象分析報告,不也還得加入自己的產品配合才能產生使用價值嗎?而對來店顧客穿衣狀況的登記,更是獨一無二的當地服裝市場調查報告啊!
編者按:同樣是“靠天吃飯”,科學管理的精度的提升,才可能讓企業變被動為主動,以人和抓住天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