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料差在何處?
近幾年,中國的領軍面料企業在加強自主創新、提升質量、建設品牌和發揮社會責任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中國紡織產品的開發水平與國外相比逐漸縮小,但總體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產品研發思路
我國紡織企業的研發策略多數停留在技術層面,在很難上升到管理層乃至戰略層面,缺少長遠和系統的規劃。
歐美、日本及韓國等國家一般從中國進口坯布,利用自己后整理技術的優勢,提升織物的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其產品細膩、變化多,充分運用各種色彩。國內產品由于在配色及風格方面變化少,許多廠家產品區別不大,因此也就體現不出價格優勢。
產品開發模式
歐洲、美國與日本等發達國家一般都采用產、學、官、研相結合的方式,值得國內廣大紡織企業借鑒。我國臺灣地區和韓國也逐漸向這一模式發展,例如近年來在臺灣地區,紡織企業逐漸擺脫獨自研發的保守態度,開始與各種研究機構如“紡研中心”合作開發,也有部分企業向政府機構申請民間科研計劃或主導性新產品計劃。
市場推廣意識
從2009面料博覽會上可以看出,能將展臺形象、產品趨勢與產品特色進行充分融合的企業仍是少數,更多企業仍是追求大而全的產品,主推產品不清晰不明確。
國外參展商在展示中主打概念十分清晰,無論在展位布置、樣品展示,還是宣傳資料及現場招待等方面,做得很專業、細致和人性化。如日本主推新型原料及新型技術,韓國主推新型功能性纖維與功能性面料,還有意大利展團的精品毛紡面料等等,都給觀眾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品牌建設策略
近年來,中國的紡織企業成長很快,在產品開發及技術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目前中國還沒有更多的國際知名品牌,尤其是面料品牌。
反觀國外展商的品牌建設,有些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了國際一流的知名品牌,如杜邦的lycra纖維、Coolmax纖維,蘭精的Tencel纖維,陶氏的XLA纖維等,還有韓國的Crecora品牌,都是依靠品牌的力量,短時間內迅速開拓了國際市場,這種品牌的建設模式值得我國紡織面料企業參考和借鑒。
生產與管理理念
企業要贏得市場和消費者,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引入國際先進的生產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業現場管理水平,從而實現品質優化、品牌升級。
目前,石獅的一些紡織服裝企業就引進了日本的JIT生產與管理方法,JIT是指準時生產,是一種徹底追求生產過程合理性、高效性和靈活性的生產管理模式。另外,在功能性檢測方面,也要充分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檢測技術手段和方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