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熱潮解讀中國皮革旗艦制勝密碼
7月如火。隨著第十七屆中國時尚熱潮再度將“中國皮都”——浙江海寧推向沸點:7月10日,第十三屆“真皮標志杯”中國時尚皮革、裘皮服裝設計大獎賽揭曉最終決賽結果;7月11日,設計名家論劍“首屆中國皮革服裝設計師論壇”;7月12~17日,皮裝品牌大秀“2010中國皮革時尚周”……然而,只有熟知海寧皮革產業發展的人,才能透過眼前熱辣火爆的表象,領悟一個普普通通的皮革產業集群朝著時尚品牌圣地邁進時,需要怎樣的膽識和魄力!
“三劍合一”,打造皮革時尚盛宴
近些年,隨著皮革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重心逐步轉移到創新和時尚消費。這是產業成熟的表現,也是中國皮革時尚產業“底氣”的體現。
經過13年的不間斷積累,“真皮標志杯”中國時尚皮革、裘皮服裝設計大獎賽已經被公認為皮革、裘皮服裝設計領域的“全運會”,成為我國皮革類服裝流行趨勢的風向標。今年的大賽設計主題為“創意年代”。經過激烈角逐,來自浙江銀杉皮草有限公司的趙葉子、張紫薇,憑借作品“尾跡”勇奪本屆“真皮標志杯”金獎。
2010中國皮革時尚周已是第三屆。三年來,中國皮革時尚周的集聚效應不斷提升,參展品牌也日趨成熟。如今,中國皮革時尚周已經成為眾多皮革時尚品牌競相亮相的舞臺。2008年,首屆中國皮革時尚周的7家參展企業還主要是圍繞秋冬季服裝進行流行趨勢發布;到了2009年,時尚周參展企業增加到9家;本屆時尚周,思儷蘭卡、歐思帝娜、MODEKUU、麥克頓、弗奧、卡恩、古派斯、歐闊100%、佰朗帝、格萊美、耐特利爾等11個品牌聯手演奏出一曲美妙絕倫的“皮衣版”《四季》。
由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皮革服裝設計師論壇同樣吸引了來自全國的近百名設計師代表和業內人士參加。論壇期間,中國皮革服裝新銳設計師長廊在海寧中國皮革城品牌風尚中心正式揭幕,還發布了《中國皮革服裝設計海寧宣言》。
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海寧中國皮革城董事長任有法認為,論壇的創辦,使得“真皮標志杯”大獎賽、中國皮革時尚周、設計師論壇實現了“三劍合一”。作為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以設計創新為核心的活動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此外,今年海寧中國皮革城首次舉辦了網上模特之星大賽。海寧中國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查加林表示,隨著海寧中國皮革城規模不斷擴大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網上模特在海寧日益走紅。海寧中國皮革城牽頭舉辦的此次模特選秀活動,旨在為皮革網店商家挑選更多有潛質的模特人才,進一步推動皮革城電子商務的發展。
冷眼觀潮,讀取旗艦制勝密碼
浙江海寧不產皮革原料,卻擁有中國最大的皮革產業集群。早在1926年,海寧便有了全國第一家皮革加工企業;1993年,海寧興建了全國第一個皮革專業服裝市場;2009年,海寧中國皮革城經營戶達2250戶,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今年1月,“海寧皮城”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皮革專業市場“第一股”……
歷經8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海寧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皮革原料和皮革制品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海寧皮革行業連年位居全國第一。2009年,海寧市擁有皮革工業企業2000多家,從業人員約7.5萬人,年產皮革服裝2813萬件套,鞣制革皮產量折合牛皮為1260萬張,皮革沙發530萬套,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72億元。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分析海寧皮革產業集群發展內在因素,無外乎兩點:一是政府重視成就主導產業,二是堅持不懈地實施傳統產業的拓展和創新。
海寧市委、市政府歷屆領導班子尊重全市主導產業發展規劃,遵循前任班子發展思路,不搞標新立異,不圖本屆“政績”,始終以皮革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將工業化、市場化和城市化相結合,有效地提升了海寧皮革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話語權和掌控力。正是這種無私的接力傳承,確保了皮革產業始終是海寧第一支柱產業。
回溯海寧皮革產業發展之路,重要節點之一是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興建皮革專業市場。可以說,產業集群和專業市場互動的二維架構,為海寧皮革產業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硬件”基礎。
有了生產、市場等硬件平臺,接下來要做什么?聰明的海寧人意識到今后皮革產業的發展出路在于提升軟實力。于是近些年海寧皮革業“軟硬兼施”,在擴大硬件規模的同時,著力提升設計、時尚、品牌影響力。如2008年推出的皮革城三期品牌風尚中心,2009年為全面開辟東北地區消費市場而啟動的遼寧佟二堡海寧皮革城項目,以及接踵而至的時尚盛典、設計大賽、品牌展示、論壇講座……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海寧皮革產業為謀求永續發展而邁出的堅實步履。
事實證明,即便是遭遇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海寧皮革業依然生機勃勃。海寧繼續以“旗艦集群”的姿態,領航中國皮革行業。
任有法認為,論壇的創辦,使得“真皮標志杯”大獎賽、中國皮革時尚周、設計師論壇實現了“三劍合一”。作為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以設計創新為核心的活動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