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驟減1400萬畝 中國棉花告急
對于那些期望今年新棉上市拉低棉花價格的紡織企業來說,它們的希望可能將要落空。
過去3年,隨著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價格節節升高,棉花種植面積則步步敗退,2年時間全國種植面積已減少1400萬畝左右。
雖然去年底以來棉花價格一路飆漲,6月底價格還維持在18000元/噸的高位,但是,棉農的種棉積極性并未被激發,未來還可能會減少種植面積。而這則給了低價的進口棉花以可乘之機。
業內人士介紹,河南是中國棉花的主產區之一,全省棉花種植面積最多時曾達到1000萬畝,現在只有200萬~300萬畝。
安徽農業大學周桃華教授指出,國家在糧食品種上的補貼很多,每畝補貼的金額加起來有60~70元。而棉花僅有良種補貼一項,每畝的補貼額只有15元;周桃華說,水稻國家還有最低收購價制度,但是棉花沒有最低收購價保護,與糧食相比,吸引力不高。
蘇州易卡樂紡織有限公司的王英志認為,棉花種植面積大量減少,肯定會拉動對國外棉花的需求。
補充:
2010年7月,全國棉區大部棉花處于現蕾至開花階段。全國棉區平均氣溫為27.9℃,比上年同期偏高0.7℃;平均降水量為157.8毫米,比上年同期偏多35.5毫米;平均日照時數為199小時,比上年同期偏少29小時。月內西北內陸、黃河流域棉區大部光溫條件較好,利于棉花現蕾開花,僅新疆部分棉區棉花遭受高溫、冰雹、洪水危害,陜西、山西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對棉花正常生長造成一定影響;長江流域多陰雨天氣,沿江地區出現集中強降水過程,部分地區土壤持續過濕,局部遭受暴雨洪澇,不利于棉花現蕾開花。
1、西北內陸棉區大部時段光溫水條件較好,利于棉花生長發育
月內,西北內陸棉區平均氣溫為26.1℃,比上年和常年同期略偏高;平均日照為281小時,比上年同期偏少39小時;平均降水量為17.3毫米,比上年同期偏多10.5毫米。7月份棉區大部光熱條件較好,土壤墑情適宜,利于棉花生長發育。但中旬大部棉區出現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對棉花開花結鈴有一定影響;另外,南疆部分棉區出現了暴雨、洪水、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其中,庫車306.7公頃棉花及烏蘇200多公頃棉花遭受冰雹襲擊,烏蘇、沙灣、阿克蘇、鄯善、于田、疏勒等縣的部分棉花因暴雨洪水受災。
2、黃河流域棉區大部光溫充足,利于棉花現蕾開花;但部分地區出現高溫天氣,土壤缺墑,對棉花生長不利黃河流域棉區月平均氣溫為28.4℃,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高1.2℃和1.4℃;月降水量為155.9毫米,比常年同期略偏少;平均日照時數為169小時,接近上年同期。7月份棉區大部溫高光足,利于棉花現蕾開花;棉花發育進程加快,至7月末,大部地區棉花發育期接近常年同期或偏早。但陜西南部、河南西部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出現了強降水,部分地區出現漬澇,對棉花開花不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