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致使服裝小店經營困難 新裝多使用新原料
10月8日,國內棉花328級現貨價格達到每噸22710元,創下歷史新高。而事實上,自2009年10月開始,特別是今年五一節過后,棉花價格就一直上漲。棉花漲價,直接導致服裝用料——棉紗、布漲價,目前已經上柜的秋冬裝,受到棉花漲價的壓力,價格提升已經體現出來。
在如此成本壓力的重壓之下,小店感嘆生意難做,不少品牌將今年秋冬裝減少棉質用料,改用或加入其它新型材料,以化解成本壓力。
棉花漲價
服裝小店感嘆吃不消
早在8月份就已經進了部分秋裝的服裝店老板娘小美,對于今年秋裝漲價是深有體會,“比方說原來進價100元一件的大衣,現在要120元了。”小美打了個最簡單的比方。“有的秋冬大衣漲得還要多。原材料漲價,人工費漲價,最終導致服裝價格也不得不漲價,我們小本生意難做哦。”小美感嘆。
走訪幾家百貨商場服飾專柜,春裝和秋裝都放在一起做促銷,只不過春裝的折扣低,新上市的秋裝折扣略高一些。同樣是大衣,在價格上秋裝確實比春裝要高出近百元。營業員說,新上市的秋裝價格確實要貴一些,原材料漲價了,用料也不一樣了。
太平鳥女裝今年還只上了一部分秋冬款,但漲價已經明顯體現出來了,其相關貨品負責人說,秋裝漲價尚不明顯,但冬裝的價格至少是上漲了20%,像去年一件最貴的大衣價格是1200元,今年就要1600元。“今年我們的服裝在用料上都上了一個檔次,棉質地的秋冬裝多了起來,質地的改變,棉花等原材料的漲價,零售價也只有跟著漲。”該負責人表示。
剛剛為女兒結婚添置了床上用品的張阿姨也發現,今年的羽絨被、四件套,或是保暖內衣價格似乎都比去年有上調。營業員說,羽絨被價格早就上調了。別說買一床羽絨被貴,就是自己充羽絨,價格也高了許多。原來一兩千能充一床羽絨被,現在要兩三千元,當然,羽絨衣價格也是跟著漲。
服裝、內衣
大多加入新型材料
新華聯商廈執行總經理潘碧慧同時兼顧女裝部的招商工作,秋裝一上柜,最大的感受就是秋裝價格的上漲,漲幅大約是10%。“不過也要看質地而言,有些不是棉質的服裝,價格也可能下調。”
潘碧慧所說的服裝質地改變從而導致價格改變,其實主要是針對棉質服裝來說的。翻開新上柜的薄大衣或是外套吊牌,成分含100%棉質的并不多。在一家品牌專柜,一件春天的薄風衣價格是700多元,而新上市的一件秋裝薄風衣價格卻要800元以上,而且,相比以往100%棉的薄風衣,秋款的材質中加入了滌綸、氨綸等材料。
有同樣情況的還有內衣專柜,一些大品牌上市的新款內衣,有純棉材質的只占了很小一部分,無論是內衣還是內褲,大多以莫代爾材質的為主。營業員說,這幾年,運用在內衣褲上的純棉材質越來越少,莫代爾材質用得比較多,這類材質相比純棉材質不容易起球。今年,像安莉芳新上市的內衣還采用了新型纖維材料,當然價格也水漲船高。
如何化解成本壓力,廠家有方法
盡管不少店家表示,棉質衣服容易起球,新加入的材料能讓衣服穿起來更舒服,但有業內人士說,其實這是一種化解成本的方法。
保暖內衣的用棉量是最大的,但今年新上柜的一些品牌內衣,卻改用了新型纖維材料,如竹纖維、櫸木纖維等,或只含有60%棉、40%滌綸材料,使得用棉量有所下降,從而控制零售價格。
今年新上市的秋冬裝大多采用了新型材料或是腈綸、氨綸、滌綸或其他材料。
業內人士指出,從長遠來說,用新材料生產不受單一原料的限制,是企業發展比較好的出路,如采用大豆纖維等材料來緩解棉價上漲帶來的壓力。
●提醒
不妨趁著節假日或店慶購物
去年649元的一件外套,今年可能就上調到699元,小幅價格的上漲,消費者的感觸也許并不大。但隨著天氣變冷,冬裝、保暖內衣的陸續上市,漲價或許就能明顯感受出來。所以,我們在此提醒,購買秋冬裝,不妨趁著節假日或商場店慶時購買更實惠,因為在節假日時,商家的促銷力度會相對大一些。
接下來,百貨商場將陸續迎來店慶風潮,一些專賣店也會推出會員專場活動等,以吸引顧客,沖擊整年的銷售額。消費者不妨趁著商家大打促銷活動時,出手購買,會比較劃算。有商家表示,盡管原材料漲價帶來服裝等商品的零售價格上漲,但他們每年的促銷力度都在加大,以此把價格壓下來,也是給消費者實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