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成“白金”囤積一年賺錢萬元
一朵潔白的棉花,這個十月,正上演著五彩的故事。10月8日、10月11日,鄭州期貨交易所的棉花期貨連續兩天觸及漲停,每噸24325元的報價,比9月1日的17455元/噸的最低價已經上漲了近四成。創出歷史新高。
不到半年棉花漲價近四成
新疆阿克蘇,全中國第一棉花重鎮。該市棉花產量占全國的12%以上,轄區內的沙雅縣是中國第一產棉縣,種植棉花超過100萬畝。在這里,吃“棉花飯”的數萬人。在沙雅縣,田頭的棉花收購價已經從8月底的8.8元/公斤漲到了10月11日的12.7元/公斤,漲幅達到了36.4%,絲毫不比期貨市場遜色。
阿克蘇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長戴路告訴記者,今年棉花價格上漲,主要跟天氣有關。新疆今年天氣差,棉花產量下降。另外,炒家囤貨,部分企業搶棉也推波助瀾。
記者了解到,此次棉花漲價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棉花供需形勢吃緊,供不應求。目前,紡織服裝需求明顯增大,2010年1~8月份國內紡織服裝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4%,而我國棉花總產量將較上年度下降12.4%,為700萬噸,這是2000年以來棉花產量的最大降幅。
全球棉花供給也不樂觀,據美國農業部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數據顯示,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給同比下降6.6%,需求統計增幅4.68%,庫存消費比降至36%,達到21年來的新低。一方面棉花減產,另一方面需求旺盛,這造就了今年棉花的瘋狂。
棉花成棉農手中的“白金”
沿著阿克蘇的鄉村道路,沿途都是運棉花的汽車。當地農民等在路邊拾掉下來的棉花,就這樣,每天收入也有幾十元。棉花上漲后,很多棉販直接到地頭收購棉花,給的價格比周邊軋花廠都高。拾上來的棉花,不經過晾曬,直接被棉販搶走,棉花真的成了棉農手中的“白金”。
棉花漲價后,紡紗廠不得不減產,新疆沙雅鴻力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滕敏力表示,現在加工1噸紗要虧3000多元,高棉價的后果只有兩種,要么提高紡紗出廠價,要么停產休息。為了應對高價棉花,不少棉紡企業主動減少棉紡織品的生產,增加粘膠纖維、滌綸纖維的使用量來克服此輪棉價上漲帶來的壓力。{page_break}
變身炒客一年賺千萬
劉光厚今年47歲,屬兔,他說自己生意上的靈活性可能跟屬相有關。在劉光厚47年的人生履歷中,18歲到38歲,幾乎一半的時間,是在德州夏津縣渡口驛鄉自家棉田里種棉花。20年的棉農身份,為他日后的棉花生意、包括炒棉花,提供了深厚的積淀。
今年的新棉花剛一上市,就迅速升至歷史最高點19000元/噸,目前已突破20000元/噸。
劉光厚對于去年囤積了5000噸新疆棉的先見之明非常得意,要知道,那是他在去年9月新棉花一上市以13800元/噸買進的。后來棉價一路走高,直至現在的20000元/噸。如今6000多元的差價就是他的利潤,大致算來,劉光厚去年的棉花無論是賣給別人還是自己工廠用都是凈賺三千多萬元。
同樣,在阿克蘇,承包了6000多畝土地的種棉大戶彭施偉,今年光靠棉花就能賺1500多萬元。
不過對于消費者而言,棉花漲價直接導致服裝價格的飛升,在杭州四季青面料批發市場,進入10月份后,棉布料批發價格也在打著滾往上翻。全棉布料8月份時批發價格36元/公斤,9月份為38元/公斤,10月份時批發價格42元/公斤。10月的前三天棉布料平均每天每米漲價5%。
“想買棉衣,早點下手吧,估計年底還要漲50%。”按照一位紡紗廠老板的話,今年棉花已經躋身“貴族”階層。棉價漲價的壓力,已經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