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富不過三代”?
對于中國財富文化的發展,一直以來很多知名專家都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認識。下面也僅是一些個人觀點。
財富和文化是魚水之關系。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看,財富是富不過三代”的中國人,往往面臨的就是這種無法自救的尷尬困境。
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政治文化相互滲透的豐厚土壤,滋養了中國一代代的財富商人,從遠古的陶朱公范蠡,到清末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從近現代的晉商、徽商、浙商,到今天的柳傳志、王石、牛根生等成功企業家……但在往如云煙的歷史長河中,古代的他們或一生輝煌,或最終慘敗而落得身敗名裂,究其根本,便是個人的或時代的文化在作祟。享有“中國式管理之父”之稱的曾仕強教授,就在評論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成敗時說,胡的失敗,最終敗在平日不讀書上。說白了,就是他,沒有“文化“,或者進一步講,就是胡雪巖身上缺乏足以支撐他繼續發展的“財富文化”。今天的中國社會,中國的企業家,同樣需要積極總結和學習這種適應現代的財富文化,在借鑒古今、通曉中外之際,在保障自己的企業、**產業得以持續而快速發展的同時,培育出真正適合現代中國人的財富文化。
現代中國,需要這樣一種財富文化,其精髓就是:獨立、自強、沉穩、誠實、創新、責任與團結。
一個成功企業家,一個輝煌顯赫的家族,更為迫切的是傳遞、繼承一些“骨子里”的東西,培育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繼承者更多的財富文化“基因”,增強他們的“體質”,這才是中國企業家抵御“富不過三代”流行病毒襲擊的根本!
一個企業的文化也好,一家文化媒體公司也罷,其承載的歷史使命與責任也許就在于此:傳承精華,培育文明,其符合市場需求與發展規律的功能無非是:總結、傳播、培育、引導。
先有財富積累,再來思考文化問題;有了文化底蘊,才能更好地繼受和創造財富。無論一個人,一個社會,還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一個創業型的公司,都應遵守這一“道”理,它符合社會發展的基本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