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狂跌天氣未冷 年底或現服裝狂甩現象
最近10多天以來,狂甩服裝。
棉價10多天降兩成多
國家發改委公布監測數據顯示,自11月12日起,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幅下跌。11月24日收盤價格與11月10日或11日的高點相比,國內銅、鋅、橡膠、棉花、PTA、塑料、豆油、白糖等大宗商品期貨價格跌幅均超過10%。其中棉花跌幅最大,跌幅達23.6%。
從現貨市場來看,中國棉花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28級棉)今天跌至26902元/噸,與11月11日31302元/噸的高點相比,10多天的時間下跌了14%。與此同時,11月中旬以來,作為行業風向標的山東魏橋集團不斷下調皮棉收購價,24日再降500元/噸,目前3級皮棉采購價格為26500元/噸,4級價格為26100元/噸。
棉價還有一成下跌空間
“盡管棉價下跌幅度已經很大了,但還有下跌空間。”濟南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賈鳳美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今年棉價比去年同期上漲一倍以上,盡管有供需缺口大的原因,但也不至于漲到這種程度,隨著國家調控政策逐步顯現其效果,炒作資金陸續撤離,棉價繼續下跌可以期待。
筆者注意到,國家發改委今天在分析此輪棉價下跌原因時也稱,前期市場存在過度炒作行為,價格脫離供求基本面,國務院下發了關于穩定市場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突出強調嚴厲打擊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抑制過度投機,市場預期對此作出的反應為資金獲利回吐,快速撤離。
“不過,棉價繼續下跌的空間也有限,頂多還有一成多的下跌空間,畢竟,棉花供求缺口是客觀存在的。”山東水手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慶偉預測說。據上海中期分析師見驚雷介紹,去年,我國棉花產需缺口360萬噸,比2008年擴大260萬噸;今年,按照保守計算,產需缺口至少再增加100萬噸;整個2010/2011年度,棉花供求仍將處于偏緊張的狀態。{page_break}
部分服裝企業或被套牢
“任何東西被炒高,最后都會有人接手被套牢,棉花也不例外,最后接手的是服裝企業,其極有可能被套牢。”張慶偉說,前一段時間棉價高企,服裝企業為生產冬裝大量購進棉布,并提高了終端產品價格,幅度在20%以上。體現在市場上是今年冬裝特別貴,動輒上千元甚至數千元,然而從銷售情況來看,并不理想,銷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產品積壓嚴重。
事實上,筆者采訪了解到,造成今年服裝企業大量生產儲備冬裝并提高售價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今年秋天,社會盛傳今年冬天“千年極寒”。然而事實情況是,不但“千年極寒”天氣遲遲未現,今年濟南入冬還是50年來最晚的一次,氣象部門也出面辟謠稱,“千年極寒”純屬臆測,無科學依據,很不靠譜。
“如果今年是暖冬,棉價繼續下跌,最慘的就是整個產業鏈條中最下游的服裝生產、批發和零售企業了。”張慶偉說,如果不出意外,今年12月底明年1月初,服裝企業就必須提前一個月開始甩掉高價冬裝,以減輕包袱,避免庫存,來年再戰。而往年,冬裝甩賣一般會出現在春節前后。
“千年極寒”拉高棉價
據了解,“千年極寒”的說法源自一位波蘭科學家對歐洲今年冬天氣候的預測。按照他的說法,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下,來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暖流變冷和活動速度減緩,導致歐洲將出現千年極寒。而這條國外消息,通過國內媒體的演繹,短期內就由歐洲話題變成了中國話題,引起了國內公眾的關注,同時也讓棉花價格飆升。
山東省氣象局有關專家稱,事實上,雖然不能排除今年冬天會比較冷的可能性,但無論如何“千年極寒”的說法是不靠譜的。實際情況是,近幾十年來的觀測證明,當前全球氣候正處于持續“升溫”階段。在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影響下,即使局部地區出現“冷插曲”也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年平均溫度變化,更難改變氣候變暖的趨勢。
當然,全球氣候變暖,并不意味著氣溫會逐年持續上漲,而是在波動中爬高。省氣象專家稱,今年冬天總體還屬暖冬,而且溫度還有可能會略高于正常年份,雖然還是存在“偏冷”的可能性,也屬于正常氣溫波動現象,大家沒必要過分擔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