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政府想錢想瘋了,網購也要征稅
12月18日,澳大利亞宣布對零售業進行調查。澳聯邦生產力委員會在其決定中表示,這次審查將涉及澳零售業的未來以及打壓逃避稅務的商業系統。
據此間媒體報道,由于澳元持續強勁上升,越來越多的澳洲人青睞于通過網絡到國外市場采購更為物美價廉的商品。在澳洲市場,一個品牌電腦硬盤需要120澳元,而在美國只要100澳元,香港僅需60澳元,用戶只要多點幾次鼠標就可以省下不少錢。墨爾本電腦零售商科帕先生說,正在出現的全球性市場意味著澳洲的價格面臨著大的調整。他認為,通常價格是由當地市場確定的,但當成為一個全球市場后,情況就改變了。
悉尼的服裝經營商巴特更有切身感受。他說,作為一個小本經營的商店,在網上掛牌銷售的目的是,在盡可能投入少的基礎上獲得更大利潤,并使自己的名字在世界舞臺上獲得更大知名度。盡管如此,他的壓力卻并沒有減小。巴特說,他原本經營一個品牌的服裝,但是最近他在網上發現,這個品牌服裝的制作廠家也開始在網上直銷了。這使他最后的希望快要破滅了。他說,在網絡上,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沒有任何意義,一個小店怎么也沒法跟制作商去抗衡。
面對日益流行的網購,傳統零售商們抱怨購物者從外國網站購物可以逃避商品及服務稅,呼吁澳政府取消對價值超過1000澳元進口商品才征收商品及服務稅的門檻,并指責此項稅收讓他們在與網上商店競爭時處于劣勢地位,對他們不公平。此間媒體同時報道,澳最大的百貨店MYER也正準備建立網上商店,直接從中國向澳洲消費者出售商品。報道指出,MYER的一個目的就是逃避10%的商品及服務稅。
西太銀行資深經濟學家史梅克說,由于澳洲市場量小,傳統零售商的利潤空間本來就不大,網絡購物的發展使他們面臨的挑戰更為艱巨。他說,傳統零售商面臨著采用新的銷售方式的壓力,在日益全球化的市場中,首要的挑戰是保持在網上的存在。
據報道,澳將從2011年開始對網購進行征稅。澳聯邦副財長肖頓表示,消費者可以通過任何他們喜歡的方式購物,包括網上購物,“降低對進口商品征收商品及服務稅的門檻肯定會遭到強烈反對的,消費者也會反對的”,“但是我們會慎重考慮零售商的處境,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生產力委員會去調查此事的原因”。
澳聯邦國內事務部長奧康納也表示,政府應該采取措施,確保對價值不超過1000澳元進口商品不征收商品及服務稅的條例不被濫用或鉆空子,“民眾要遵循條例,不鉆系統的空子是非常重要的”。他說,目前澳網上零售只占總零售額的3%,還有很大的增長余地。據澳一機構的統計數據,澳人在2009年網購開支為190億至240億澳元,而在今年,僅僅前10個月零售總額就已達到2420億澳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