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通漲致使能源價飛升 服裝電子產品卻不升反降
德國營運已出現盈余。
今年德國經濟成長(+2.5%)表現仍然可觀,此外,消費氣氛穩定,此兩點皆對零售業今年發展有利,惟當中仍隱藏若干危機,如石油及多種原物料如銅、鐵、棉花、玉米及咖啡等價格居高不下,將導致暖氣、交通物流以及食品等多種費用漲升。
今年3月間,當歐元17國之通膨率已漲升至2.6%之際,反觀德國通膨率則僅有2.1%,盡管如此,自2010年10月(+1.3%)以來,德國通膨已不斷升高,而德國人對價格漲升向來極為敏感,其中主要系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國百姓曾經歷一次高到無法想象之通貨膨脹,1923年5月1美元尚可兌換47,670馬克(舊馬克),然同年11月20日,已可兌換4,200億馬克,由此即可看出當時通貨膨脹發展嚴重之一斑,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國民眾曾再次經歷漲價之苦,此故,一旦通膨過度發展將對零售業產生不利影響。
根據專家提供之數據顯示,當前德國境內漲價最高者莫過于暖氣燃油(+32%)及柴油(+20.4%),其它產品漲價概況如下:
水果(+14.7%)、汽油(+9.2%)、咖啡(+9%)、電力(+7%)、瓦斯(+3.5%)、蔬菜(+3.5%),由于上述產品通常皆以現金支付,因此更令德人感到漲價高得驚人,然事實上,如以消費物價計,其漲升幅度應只有1.2%,其中原因為,不少產品如數字相機(-8.2%)、筆記型計算機(-12.1%)、電話費(-2.7%)、套裝旅游(-0.1%)、甜食(-0.2%)或服裝(-0.1%)不但未漲,反而降價。
此外,亦有不少商品漲幅低于2%,其中如房租(+1.3%)、肉類產品(+1.1%)、護膚產品(+0.2%)、轎車(+0.2%)等。當前石油及可可之所以大幅漲價,主要系因北非產油大國利比亞及全球重要可可生產國科特迪瓦皆發生戰亂所致。
其它影響德國通膨漲升之重要原因尚有,去年德國企業營運良好,大賺其錢,因此各大工會已提出要求調薪,此點亦將影響通膨發展,盡管如此,據專家表示,迄今工會雖要求調薪,但仍以提高就業機會為導向,故要求調薪之幅度相當溫和。綜合以上情況來看,盡管德國通膨問題存在,然將不致過度發展,因此今年德國零售業應可穩定成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