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貿六年來首現季度逆差
據海關統計,今年1—3月,我國進貿易逆差,繼2003年和2004年一季度之后再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為順差139.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為我國6年來首次出現季度逆差。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一季度出現逆差主要是2月我國外貿罕見地出現了73億美元的逆差。這是時隔11個月,中國外貿再次出現單月逆差,也是近7年來單月逆差最大值。
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2月出現逆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進口價格的持續提升,在2月份進口價格上升了16%左右。但在出口方面,春節兩個星期的假期也成為影響出口的重要因素。
據海關統計,1—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00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5%。其中出口3996.4億美元,增長26.5%;進口4006.6億美元,增長32.6%。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現巨額逆差的2月,包括服裝、紡織品、家具等傳統大宗商品出口額與1月相比都出現2—3倍的下降。以鞋類產品出口為例,2月出口產品總值為19.6億美元,前兩個月該類產品出口總值卻高達60.7億美元。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則表示,一季度,尤其是2月份中國出口的明顯放緩與民工荒有很大關系。“我們去下面調研發現今年的民工荒尤其嚴重,很多工廠出了農歷正月才開工,也就是整個2月都基本沒有開工。而往年基本上過了農歷正月十五就復工了。”
紡織品是我國重要傳統大宗出口商品。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江輝昨日對記者表示,“我們預計在未來的幾年內,企業招工難、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局面將是常態,紡織服裝行業低成本生產、出口高速增長的模式將改變。與此同時,隨著周邊國家紡織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面臨成本競爭優勢下降的挑戰。”
因此,國內部分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會對出口產品的競爭力產生影響。
姚堅表示,商務部也注意到,除了廣東省以外,幾個沿海地區的省市在2月份的出口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出現下降,這也引起了我們的關注。
部分行業出口或下滑
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我國進口值創歷史新高,首次超過4000億 美 元 ,比 去 年 四 季 度 增 加5.1%。進口的強勁增長,導致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繼2003年和2004年一季度之后再次出現貿易逆差。3月份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環比較2月份大幅增長51.4%,其中出口環比增長57.3%,進口環比增長46%。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始終保持增長,且進口均價普遍出現明顯回升。據海關統計,鐵礦砂進口1.8億噸,增加14.4%,進口均價為每噸156.5美元,上漲59.5%;大豆(4540,42.00,0.93%)1096萬噸,減少0.7%,進口均價為每噸573.9美元,上漲25.7%。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對記者表示,進口商品價格上揚、進口下降幅度低于出口,是造成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江輝表示,除了人民幣匯率持續上升和用工荒問題外,目前棉花(30300,1465.00,5.08%)價格瘋漲,帶動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提高,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不排除行業未來出口出現下滑。而國際消費市場依舊不振,出口價格難以大幅提高,企業不得不謹慎接單。
中國出口將維持平穩增長
高善文認為,貿易逆差是不會持續的,中國全年將仍保持貿易順差,但順差額將比去年有20%—30%的下降,全年貿易順差額預計為1400億—1500億美元左右。“中國的出口在3月會逐步恢復,而4月就應完全回到正常狀態。”
霍建國表示,逆差對緩解高額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升值壓力有積極作用,但穩定出口在當前階段對于保持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同樣重要。“出口應該保持在15%—20%增速,”擴大進口的同時要保持出口穩定增長。
姚堅則預判說“從全年看,中國的出口還是會維持一個比較平穩的增長。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出口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進一步提升中國產品的品牌和聲譽,進一步增加中國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這樣一個出口轉型的定位,體現了我們關注更多的是出口結構的調整。”姚堅說。{page_break}
■鏈接
專家稱一季度外貿數據發出積極信號
順差將繼續 趨勢將平衡
專家、學者認為,一季度外貿數據發出了較積極的信號,我國外貿進出口朝著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說,一季度外貿數據發出了比較積極的信號。我國進出口并重,穩定出口,努力擴大進口的政策正在得到落實。
周世儉指出,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出現逆差,可以有效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某些國家認為中國操縱匯率的說法也不攻自破。“當前我國人民幣幣值是合適的,我國并不刻意追求外貿順差。”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健認為,下調進口關稅、增加對企業進口高端技術設備的貼息投入、促進進口便利化,將是我國一攬子“促進口”政策的三個方向。 周世儉說,一季度為出口淡季,我國的出口旺季集中在7月至10月,因此一季度出現貿易逆差不能代表今后的逆差趨勢。分析人士指出,我國一季度貿易逆差是暫時的,隨著季節性因素的減弱,貿易順差將繼續,但增幅會收窄,逐步趨向平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