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折射縫紉機趨勢
經過兩輪國產縫制設備與進口設備之間的分析比較,我們看到了國產縫紉機的提升方向和完善空間,而作為服裝企業使用縫制設備摸底調查系列報道的完結篇,此次,我們著重考察了國內服裝企業的設備更替情況,以期了解服裝企業的最新需求,探尋縫紉機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機電一體化設備是主流
“今年春節以后,招工難的問題太突出了,原來迫于資金壓力,我還沒有將引進新設備的事提上日程,但從現在工人的上崗情況來看,為了填補工人數量不足,今年我們必須將一部分機器換成機電一體化的設備了,別的錢能省,這個錢不能再省了。”采訪一開始,天津晟鴻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付艷英就向記者宣布了她的最新決定。
不難看出,“用工荒”的嚴峻形勢成為了眼下服裝企業生產設備升級的有力助推劑,盡管機電一體化縫制設備對于服裝生產者來說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
所謂機電一體化縫紉機,簡單點說就是縫紉機的刺布、挑線、鉤線、送料等執行部件仍沿用原機械結構,而控制方面則采用電子或微電腦系統。一般的區分是含有編程和CPU處理器的控制系統稱為微機控制或電腦控制系統,無編程和CPU處理器的稱為電子控制系統,這二者中電子控制系統技術較為簡單。
形象說來,就是采用了電子或電腦控制后,變部分機械勞動為自動功能,如自動停針位、自動線跡、自動加固縫、自動換色線等等。這就將大量的勞動力從生產線上解放了出來,如有關部門就對一款跟蹤自動開袋機在服裝加工工廠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統計,得到以下一組提高效率、節省人力的對比:在做夾克衫內口袋工序上如依照原傳統工藝需要8個人,現在用了自動開袋機后只需要1個工人即可,節約7個工人。
付艷英在接受采訪中還提到:“機電一體化的設備不僅使用工人數減少了,而且由于采用統一尺寸、統一標準,細節更加接近完美,做出衣服的品質也會有明顯的提升。”
雖然機電一體化設備優點多多,但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中小服裝企業還是以使用傳統工業縫機為主,除個別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實現了大比例設備自動化,如北京寶聯高級成衣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經理翁立國就告訴記者,他們工廠的設備已有90%實現了機電一體化。大多數的服裝企業還都是處于部分設備的升級過程當中,付艷英說:“即便是買新機器,我們也會陸續更換,可能會以一個生產小組十幾臺設備為單位。”唐山鑫利服裝廠孟廠長還算了一筆賬:“就按一臺縫紉機4000元算,換30臺也需要十幾萬元,不是一個小數目,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情愿一個月多花點錢請幾個工人。”
很明顯,根據各服裝企業規模大小的不同,所實現的自動化程度也不同。但不管怎么說,設備的機電一體化必然是縫制設備發展的主流。隨著勞動力不足這一矛盾的越發凸顯,相信服裝企業設備換代的步伐也會隨之加快。
網絡智能化并不遙遠
網絡的普及,早已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毫不夸張地說網絡這個平臺正在逐步滲透進各行各業,服裝生產也不例外。
在縫紉設備實現了機電一體化后,有了電腦控制單元,這也為實現網絡智能化奠定了基礎。一些縫機廠家已經開發了能兼容USB接口,能接受智能卡、記憶棒、SD卡數據的縫制設備。但由于不同型號針車的控制電路不同,要統一花樣輸入格式還需要一段時間。
對服裝生產過程實現智能化控制在國外并不少見,而且發展的速度也特別快。在本次摸底調查中,很多國內企業表示對智能化縫紉機有一定的了解,國內極少數的大型服裝品牌有的也已經開始采用智能化系統,但對于大多數中小服企而言,由于企業自身的規模所限,近期內實現智能化操控還不現實。
網絡智能化的優越性不言而喻,可以改變傳統的分散生產模式為集約型的生產模式,也正與我國經濟轉型的大方向不謀而合。網絡智能化縫紉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能夠充分利用和配置縫制資源。此生產模式改變了單機的生產模式,如某一工廠想要在衣服上配備一花樣,就可以將各種針車掛在網絡上,只需往針車發送花樣即可,隨時可以生產所需要的花樣,如果客戶需要,甚至可以實現遠程發送花樣。
北京某服裝公司負責人在采訪中提到:“在智能化機器方面,我們所了解到的是生產羊毛衫的設備,真的可以實現全程的電腦控制,先行輸入相關花樣,然后一路電腦操作,最后只需要人工對成品進行熨燙。不過,這種設備目前還都是日本和德國出產,好像還沒有見到國內生產的。”
節能環保引導新風尚{page_break}
隨著人類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們所面臨的生存環境也在不斷惡化,由此,環保低碳成為了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如在德國科隆舉辦的德國IMB2009——科隆國際服裝生產技術和紡織品加工博覽會就是以“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在縫制設備行業內,要求產品節能、節省資源,體現低噪音、低震動,符合人類環境改造學并擁有友好用戶界面,也成為了大勢所趨。
從服裝行業自身發展來看,目前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用電成本提高等因素所造成的利潤攤薄已經使服裝企業必須主動去面對如何節能的問題。所以,在采訪中,很多服企也都表示希望多一些節能環保型的設備投入市場。
有企業就提到了一直困擾服裝企業的漏油問題,從傳統意義來說,縫紉機要實現高速運轉就需要加油,這樣才能在高速摩擦的同時保證不損壞機器,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漏油,一旦有漏油現象出現,服裝在縫制過程中就會粘上油漬。目前,國外頂級縫制設備生產商在這方面就實現了突破,他們生產的一些機器已經可以達到無漏油的工作標準。而國內企業在漏油等環保指標上則稍顯落后,不過,追趕勢頭明顯。
比如,國家縫紉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就采取了相關措施,開展了節能環保的質量檢測,加大了對國內縫制設備在節能環保方面的監督和促進。而在企業層面,國內縫機品牌經過近些年的發展,也都在節能環保層面取得了較大突破。比如標準牌工業縫紉機成功獲得了中國節能環保產品認證,富山機械產品則通過節能環保質量檢測等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