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風光不再
近期棉價還是國內期棉都已經處于下跌通道中,短期空頭格局不變,將繼續向下尋求支撐。4月初至今,雖然美元的繼續下滑支撐了部分商品價格,但棉花卻弱勢不減,ICE市場的棉價過去一個月蒸發了約25%,中國國內的棉花價格也回調了超過20%。截至本周五,鄭棉主力1109合約收盤報26280元/噸,周跌幅2055元/噸。
高棉價被逐步充裕的供給打壓
目前,北半球如中國、印度、美國等國的棉花已經開始進入播種季。不少機構預測這些國家的播種面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美國種植面積擴大到1256萬英畝,增加14.5%;印度種植面積擴大10%。
作為全球最大產棉國的中國,今年的供需情況也有所改善。在周一舉行的第二屆(2011年度)棉紡企業期貨套期保值交流會上,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信息監測中心總監馮夢曉就表示,不出意外的話,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矛盾將明顯緩解,期末庫存有望再次恢復到1000萬噸以上。鑒于本年度工商庫存比重較大,棉花消費受多種因素制約,中國棉花市場供需存在由偏緊走向平衡的可能。
與此同時,南半球產棉國如澳大利亞和巴西新棉采摘已經開始。市場人士指出,僅來自巴西的供給已經給市場帶來沖擊。巴西農業部4月份的預測,2010/2011年度巴西棉花產量將首次超過200萬噸,達到202.7萬噸,比2007/2008年度的前最高紀錄多42萬噸,同比增加80多萬噸,增幅達70%。而巴西國內用棉量只有110萬噸,剩余的棉花將輸送到國際市場。
流動性收緊熱錢退出棉花市場
全球流動性逐漸緊縮,中國去年以來先后10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并多次加息,印度、韓國等經濟體也有收緊政策出臺,歐洲央行也于本月初宣布加息。目前,距離美國的QE2結束也只剩下2個月,盡管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不高,但任何的超出“維持0利率”預期之外的舉措都將對以棉花為首的商品構成打壓。
棉花上的投機資金也開始撤出市場。據CFTC歷史持倉報告看,美盤棉花管理基金的凈多持倉從2010年四季度以來就呈現下降趨勢,從去年9月高峰時的56000手左右滑落到上周時的19000余手。
國內棉花需求萎縮
而最近幾周,美棉出口簽約量連續出現負值,中國取消了大量訂單,可能導致美棉出口達不到目標。廣晟期貨研發中心謝祥華認為,雖然天氣因素有望給市場提供支撐,但恐怕難以抵擋棉花供應面寬松以及中國需求明顯受挫給市場帶來的沖擊。
目前國內紡織企業開工率由93.6%下降到86.92%,配棉比由83.6%下降到81.54%。不少企業認為當前的市場形勢倍受折磨,作為原料供應的棉花企業,皮棉銷售斷檔脫節,紡織企業也一樣備受承壓,一些中型的紡織企業紗線庫存較高,減產原料替代現象頻增。市場各方壓力均比較大。籽棉收購方面,市場資源量比較少,加之前方皮棉銷售價格一路下跌,因此籽棉收購報價繼續下降,棉廠基本已經停收。不少企業認為當前市場弱勢難改,儼然已經進入了疲軟期。
操作建議保持偏空思路
展望后市,廣晟期貨研發中心謝祥華認為,技術面上,主力1009合約本周收一根長陰線,顯示空頭優勢明顯,市場仍處于跌勢中。不過目前期價偏離短期均線較遠,盤面存在反彈修正需求。因此,鑒于目前棉花下游消費偏弱,操作當中建議仍保持偏空的思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