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協:老黨員暢談紡織光輝歷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紡織工業經歷了兩個30年,前30年是“打基礎”,后30年是“加速度”,中國紡織工業對國家的經濟增長以及出口創匯、解決就業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些都得益于黨的正確領導。
為回顧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歷程,歌頌黨領導下的紡織行業取得的豐功偉績,5月17日,國資委紡織離退休干部局在北京舉辦了“紀念建黨90周年見證紡織工業發展”座談會。20余名紡織離退休老領導、老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暢談對黨的感情,回顧中國紡織工業走過的歷程。
座談會上,原紡織工業部辦公廳主任吳鶴松同志動情地回憶起在戰爭時期,中國紡織行業廣大職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艱苦卓絕斗爭,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和貢獻。新中國建立后,紡織工業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紡織工業得以迅速發展。“正是由于黨的好政策,我們現在的紡織工業才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績。”他深切地希望中國紡織企業要有自己的理想,要為人民做貢獻,要理論結合實踐,與時俱進,共同促進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
原中國紡織報社總編輯陳義方在發言中談到:“我們這一代人不僅僅是中國紡織工業發展的見證者,而且是直接的參與者、親歷者。”他感嘆如今紡織工業的迅猛發展,讓他無法想象。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篇《我的五個始料未及》。他在文中提到,現在中國紡織行業的加工總量、萬錠數量、紗布產量、化纖產量以及紡織服裝出口創匯取得的斐然成績,讓他始料未及。
從事紡織行業工作60多年的李百長是原紡織工業部科技司副司長,退休后他一直在研究中國紡織工業的近代史。他在座談會上說,現在很多人認為,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的紡織行業是個“爛攤子”,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當時的中國紡織業還是有一定基礎的,正是基于這樣的一個好基礎,新中國紡織工業才能迅速地發展起來。他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現在中國的紡織工業發展可謂是“翻天覆地、日新月異”,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紡織大國。
原紡織工業部計劃司司長曹平林見證了中國紡織工業計劃工作的整個發展歷程。在回憶起當年剛參加紡織工作時他感慨萬千,那個時期黨對紡織工業的領導是讓人難以忘懷的。中國紡織行業目前取得的成就,讓老紡織人很有自豪感。他說,中國紡織工業在上世紀50、60年代走過了一段艱難的路程,那個時候人民生活困難、原料供給緊張,很多紡織工廠相繼倒閉。但是后來黨中央及時調整政策,提出了“三統一優先”、“八定方針”等政策,之后紡織工業才逐步恢復發展。“我感覺黨一直在我們的身邊,不斷指引著紡織行業的發展方向。”曹平林感慨道。
原紡織工業部機械司副司長丁增熙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紡織工業經歷了兩個30年,前30年是“打基礎”,后30年是“加速度”,中國紡織工業對國家的經濟增長以及出口創匯和安排就業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同時也強調,在目前的中國紡織工業中,不僅國有紡織企業發展迅猛,民營紡織企業也在逐步壯大,而這些都得益于黨的正確領導。“近期,我認真學習了《中國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和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提出的《紡織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信心倍增。”
蔡祖琨是原紡織工業部生產司司長,她感慨道,是黨把她從一名學生培養成了紡織工業建設者之一。她在座談會上深情回顧了中國紡織品走向國外市場的歷程。她說,當時黨中央為了讓紡織品走出國門,引進了很多先進的紡機設備,提高了產品質量,豐富了產品樣式,最后成功地把紡織品推向了世界,為促進國家經濟抓好“兩個市場”作出了貢獻。
原紡織工業部教授級高工李鸞賢在發言中表示,在中國紡織工業發展的進程中,紡織工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為紡織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一定要加強對紡織工人的重視,提高紡織工人的相關待遇,確保紡織工業取得更好的發展。{page_break}
國資委紡織離退休干部局黨委書記周佳萍最后總結說:“離退休老領導、老專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回顧了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歷程,從中可以看出離退休老干部心系紡織,一直在關注我們紡織工業事業。他們把一生的紡織熱情,默默奉獻給偉大的祖國,他們見證、親歷了紡織工業的迅猛發展。老領導、老專家對紡織工業的回顧也為年輕一代的紡織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動的革命傳統和紡織發展史的教育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